[发明专利]一种LED手电筒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62950.9 | 申请日: | 200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0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顾忠良;胡浩峰;胡双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双鹿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15/02;F21V17/00;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011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手电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电筒,尤其是涉及一种LED手电筒。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电筒一般采用两节1号干电池供电,发光件为灯泡,其缺点是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同时耗电大且携带不方便。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体积小且耗电省的LED手电筒。有一种LED手电筒,包括安装有LED灯的灯头、筒身和尾盖,筒身内分别依次设置有控制电路板和干电池。在手电筒的结构上,LED灯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连接,控制电路板的正极输入端与干电池的正极端连接,干电池的负极端与手电筒的尾盖连接。相比原有的灯泡式手电筒,LED手电筒具有体积小,耗电省等优点。但同时目前的LED手电筒在结构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缺点:1、手电筒的整体结构不够紧凑,手电筒在使用过程中的震动容易对LED灯和元器件造成损害或造成电路的短路,导致手电筒无法正常使用。2、电源负极与手电筒的外壳常常接触不良,导致手电筒忽暗忽亮。3、大功率LED在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现有的LED手电筒的结构不利于热量的散发。
在手电筒的控制电路方面,控制电路包括一个升压电路,1节或2节电池经升压后给LED灯供电,减少了电池的数量,即减少了手电筒的重量和体积,达到手电筒的袖珍效果。但该手电筒同时存在着以下缺点:1节或2节电池手电筒经过简单升压,电池电压随着手电筒使用时间的增加而下降,LED灯的工作电流随着电池电压下降而下降,低电流使LED灯不能有效工作甚至不亮,此时电池中的剩余能量不能充分利用,导致电池的利用率低,造成了能量的不必要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紧凑、可靠性好的LED手电筒。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LED手电筒,包括LED灯、金属筒身、控制电路板和干电池,所述的金属筒身内设置有金属套筒,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包括第一PCB电路板和第二PCB电路板,所述的第二PCB电路板垂直固定在所述的第一PCB电路板上,第一PCB电路板与第二PCB电路板成T型状,所述的第二PCB电路板伸入所述的金属套筒内,所述的LED灯设置在金属套筒的一端,所述的第一PCB电路板将所述的金属套筒另一端封住,所述的第一PCB电路板的正极布线与干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的第一PCB电路板的负极布线与金属套筒连接。
所述的第一PCB电路板的外围设置有负极布线,第一PCB电路板的中间设置有正极布线,所述的控制电路的元器件设置在第二PCB电路板上,所述的第二PCB电路板上的控制电路正极输入端与第一PCB电路板的正极布线连接,所述的第二PCB电路板上的控制电路负极输入端与第一PCB电路板的负极布线连接,
所述的第二PCB电路板上的控制电路正极输入端与所述的第一PCB电路板的正极布线之间有第一焊点,所述的第二PCB电路板上的控制电路负极输入端与所述的第一PCB电路板的负极布线之间有第二焊点和第三焊点,所述的第二焊点和所述的第三焊点位于第一PCB电路板的边缘处,所述的金属套筒内侧设置有环型台阶,所述的第二焊点和第三焊点与所述的环型台阶接触。
所述的金属套筒的另一端设置有缺口。
所述的LED灯为大功率LED灯,所述的大功率LED灯设置在铝基板上,所述的铝基板将金属套筒的一端封住,所述的铝基板的边缘与金属套筒的内壁紧密接触。
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DC/DC调压电路和输出设置电路,所述的DC/DC调压电路包括储能电感、二极管、场效应管、调压模块和储能滤波电容,所述的输出设置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电流取样电阻和防突变电容,所述的调压模块的第四引脚与干电池的负极连接并接地,调压模块的第六引脚与所述的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通过储能电感和开关与干电池的正极连接,场效应管的漏极通过二极管与调压模块的第二引脚连接,调压模块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相互连接,调压模块的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之间并列设置有所述的第一电阻和防突变电容,所述的调压模块的第一引脚与LED灯的负极之间设置有第二电阻,第二电阻通过电流取样电阻接地,调压模块的第二引脚与LED的负极之间设置有储能滤波电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第二PCB电路板垂直固定在第一PCB电路板上,第一PCB电路板与第二PCB电路板成T型状,第二PCB电路板伸入金属套筒内,第一PCB电路板将金属套筒另一端封住,手电筒的内部结构紧凑,控制电路板处于金属套筒内,使用过程中的震动不会对电路板上的元器件造成损害,同时也避免了短路现象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双鹿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双鹿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29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