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不同于绣花特质的提花织物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62951.3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3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俞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21/00 | 分类号: | D03D21/00;D03C17/06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500浙江省新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不同于 绣花 特质 提花 织物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花织物的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不同于绣花特质的提花织物的制作方法,属于提花织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提花织物普遍存在立体感不强的问题,业内为改善这种状况,比较常用的方法是采用上、下经轴织造,上经轴与下经轴整经不同材料、规格的经纱,以及上、下经轴的采用不同的经纱张力,可改善提花织物图案的立体效果,但效果不是十分显著,这是因为有以下原因:1、经纱的规格受经密的限制;2、上、下经轴的经纱张力因材料、规格的变化而受机器设计的局限。
绣花则是在已经加工好的织物上,以针引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穿刺,通过绣针将绣线组织成各种立体感强的图案的一种技艺,并且在缝纫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电脑绣花技术,实质上原加工好的织物与在该织物上绣制的绣花是分体的,也即是说所绣制的绣花是叠加到原加工好的织物上形成绣品,绣线之间是非交织方式,互不关联互不共用,显而易见地,绣花存在以下不足:1、绣花的手感较差,2、制作时间较长,生产成本高,尤其是在绣制满花时这种情况更是显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任务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不同于绣花特质的生产效率高的提花织物的制作方法,通过该方法制作的提花织物立体感强、手感好,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不同于绣花特质的提花织物的制作方法,其步骤为:(一)规格设计;(二)图案设计;(三)织造准备;(四)上机织造;(五)成品整理,该成品整理还包括修剪整理织物反面的纬线浮长,图案设计的步骤为:
(1)将待制提花织物的目标图案读入计算机;
(2)按照成品的尺寸调整并定位图案所处于织物的位置;
(3)将图案设定若干颜色进行色彩归并、勾边、间丝、设色处理;
(4)投纬组合设计以及纬密设计;
(5)组织结构设计;
(6)制作电子纹版。
上述组织结构设计的步骤为:
(1)将待制提花织物区分成花纹部分和底组织部分;
(2)运用纹织CAD软件将待织制提花织物的花纹部分和底组织部分进行意匠设计,协调花纹部分与底组织部分两者接合界面的经、纬丝排序和过渡衔接设计。
上述规格设计的步骤为:
(1)确定经、纬纱线的品种及纱支规格;
(2)确定成品门幅;
(3)确定成品底板厚度;
(4)确定经向、纬向密度;
(5)确定经、纬纱组合及组分。
上述经纱选定3/20/22D-5/20/22D桑蚕丝1.5T/S,底板原料采用真丝交织方式,纬向起花用的纬纱选定40S/2-80S/2棉纱。
上述上机织造的步骤为:
(1)选定织造设备的机型,设定织造工艺参数;
(2)将电子纹版输入电子提花机控制器,开动提花织机进行织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用本发明所生产的提花织物手感好、立体感强、粗犷和细腻对比鲜明、观赏价值高,通过提花织造及剪花等手段达到了绣花的风格,图案定位准确,比传统提花织物更适合做窗帘、靠垫等家纺面料,而且具有制作时间短、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提花织物的制作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未经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29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