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电信业务系统用户标识伪码隔离的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3392.8 | 申请日: | 200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2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顶;戴和忠;陈学;叶才卫;李大伟;康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2 | 分类号: | H04W12/02;H04W12/04;H04W4/1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 枫 |
地址: | 310006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电信业务 系统 用户 标识 隔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数据业务处理的系统,特别涉及实现电信业务系统用户标识伪码隔离的系统。
背景技术
通信在现代化生活中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离不开的一部分,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家庭电话、移动电话,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通信网络开展的增值业务也很多,进一步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但随着各种电信增值业务的发展,如何在增值业务和基础通信网络部件之间传输用户号码时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已成为通信网络必须解决的问题。
为此,一种类似通信手机号码与伪码转换技术出现了,在标识用户真实身份的手机号码和一个伪码之间实现转换,但都只是在保存真实身份手机号码部件和使用伪码标识用户的二个部件之间实现转换。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119506.5公开了一种基于伪码的移动通信数据业务处理的系统,包括设置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具有数据识别模块的业务网关以及具有伪码变换模块的业务中心;数据识别模块用于对数据信息进行识别且根据识别结果通过业务网关向业务中心发送伪码请求信息;伪码变换模块用于根据伪码请求信息进行变换计算,确定伪码或用户号码。该现有技术提出的伪码转换系统是通过在DSMP部件中增加伪码转换服务,并在业务网关中增加伪码转换请求步骤来实现,其实现流程需要通过DSMP与业务网关之间的交互来完成伪码转换工作,并且需要对DSMP和业务网关同时进行改造来实现。
现有的手机号码、伪码转化技术存在如下缺陷:没有一种统一的设备或系统来完成伪码转换,如果部件之间互通需要完成真码、伪码转换,则需要互通的二个部件都进行技术或系统改造才能完成,这样对现有部件一是带来系统或技术的改造工作,二是可能带来现有系统运行的不稳定和由于需要转码带来的互通处理流量降低的问题。三是新伪码转换算法更新升级不便,如果有更新优化的伪码转换算法需要应用实现时,则需要所有网络上存在的所有系统部件进行更新改造升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电信业务系统用户标识伪码隔离的系统,通过该系统不需要将二个互通的部件进行技术改造就能完成二个部件之间的真码伪码转换。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实现电信业务系统用户标识伪码隔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通信网络中使用伪码来唯一标识用户的业务系统部件,在通信网络中使用真实号码提供应用或维护用户信息的网络系统部件,置于所述业务系统部件和网络系统部件之间的用于实现真实号码与伪码之间相互转换的伪码转换器,该伪码转换器包括伪码转换算法模块,文件伪码转换模块和/或消息伪码转换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伪码转换算法模块采用加密算法,如:DES对称加密算法。
当伪码转换器中包括文件伪码转换模块时,所述业务系统部件提供包含伪码的清单文件给文件伪码转换模块,文件伪码转换模块将其中的伪码转换为真实号码,并将真实号码文件提供给所述网络系统部件;网络系统部件提供包含真实号码的文件给文件伪码转换模块,文件伪码转换模块将真实号码转换为伪码,并将伪码文件提供给业务系统部件。
当伪码转换器中包括文件伪码转换模块时,该系统还可以包括文件服务器,该文件服务器用于放置真实号码文件和伪码文件,给业务系统部件、伪码转换器和网络系统部件设置不同权限的帐号进行访问控制。
当伪码转换器中包括消息伪码转换模块时,该消息伪码转换模块包括短信伪码转换模块,业务系统部件将带伪码的发送请求给短信伪码转换模块,短信伪码转换模块将伪码转换为真实号码,并将带真实号码的发送请求给网络系统部件;网络系统部件将带真实号码的发送请求给短信伪码转换模块,短信伪码转换模块将真实号码转换为伪码,并将带伪码的发送请求给业务系统部件;网络系统部件将带真实号码的上行消息或发送报告消息发送给短信伪码转换模块,短信伪码转换模块将真实号码转换为伪码,并将带伪码的上行消息或发送报告消息给业务系统部件;业务系统部件将带伪码的上行消息或发送报告消息给短信伪码转换模块,短信伪码转换模块将伪码转换为真实号码,并将带真实号码的上行消息或发送报告消息给网络系统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33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