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内置双频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3517.7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3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章坚武;周杨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08 | 分类号: | H01Q13/08;H01Q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杜 军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移动 通信 终端 内置 双频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带天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应用于TD-SCDMA标准移动通信终端的内置双频天线。
背景技术
TD-SCDMA作为中国首次提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3G标准,已经得到了政府、运营商以及制造商等各界相关人士的极大关注,在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TD-SCDMA技术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建立了试验网。随着TD-SCDMA标准的应用,对用于该标准中的终端天线也有了新的要求。当今,学术界和工程界在天线小型化、双频段甚至多频段领域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努力,其中一个主要方向是设计出更多种类的应用于3G终端的小型多频天线。
对移动通信终端生产商而言,天馈部分特别是移动通信终端的天线部分,因其性能、结构尺寸受移动通信终端结构、外形大小、电子元器件安装位置以及移动通信终端机壳材料性能的影响,技术进步很慢,导致目前移动通信终端天线集成度仍较低,价格也比较高,制约了移动通信终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移动通信终端电磁辐射危害人体认识的加强,用户愈来愈强烈地要求在不降低现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性能的前提下,移动通信终端必须具有低的电磁辐射指标。目前,适合于直接集成于移动终端上的天线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外置式天线;二、内置式天线。
外置式天线多为伸缩式,如鞭状天线和螺旋天线,在移动终端上广泛应用。外置式天线有许多缺点:不能集成到印制电路板或设备外壳上,增加了总尺寸(尤其是伸缩式);易折断和弯曲;天线SAR值高,不易屏蔽,人体对天线的性能影响较大;仅有一种极化特性,在人体附近场性能较差。螺旋天线加工不易达到精确控制和重复性,需要匹配电路,使成本和损耗都增加;可伸缩的外置式天线还存在天线可伸缩次数的物理极限;伸缩天线在处于某一中间位置时,天线在电气上并未与电话机相连;外置式天线通常要求一个内置分集天线来解决衰减问题。
相对应地,内置天线则存在一些特殊的优点。它不仅可以使移动通信终端的外形设计更加自如、尺寸更小,还可以实现较低的特定信号吸收比(SAR)和较高的峰值增益,而且内置天线还可以在相对小的体积中实现天线阵列。可以预见,内置天线是未来移动通信终端天线的首选。
然而,现有的平面内置天线都是在一个两维的平面中设计制造的,由于仅有两个设计自由度,导致有如下缺点:
1.体积过大,无法用于对尺寸要求严格的小型化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例如手机);
2.内置天线安装需要支撑架或者需要连接在壳体上,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降低了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3.电性能指标较低,比如带内回波损耗比较高,影响了天线效率,增加了终端设备的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TD-SCDMA标准中的具有三维空间立体结构的移动通信终端内置天线。
本发明包括片状的激励微带、寄生微带、短路带和天线地板。
所述的激励微带为L形,包括长轴线相互垂直的片状长条形的激励短微带和激励长微带,激励短微带所在的平面与激励长微带所在的平面垂直,激励短微带所在的平面与天线地板所在的平面垂直,激励长微带所在的平面与天线地板所在的平面平行。激励短微带的长轴线与天线地板的长轴线垂直,激励长微带的长轴线与天线地板的长轴线平行。激励短微带的尾部端与激励长微带的头部端连接。激励短微带的长和宽分别为Ljl-d和Wjl-d,激励长微带的长和宽分别为Ljl-c和Wjl-c,4.9mm≤Ljl-d≤5.1mm、0.9mm≤Wjl-d≤1.1mm、31.8mm≤Ljl-c≤32.2mm、1.4mm≤Wjl-c≤1.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35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