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均一网络状结构聚偏氟乙烯转印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63534.0 申请日: 2008-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1474540A 公开(公告)日: 2009-07-08
发明(设计)人: 陈欢林;叶茜;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B01D71/34 分类号: B01D71/34
代理公司: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红娟
地址: 310027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均一 网络 结构 聚偏氟 乙烯 转印膜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通过溶剂挥发相转化法,改变铸膜液的组分,制备均一网络状结构聚偏氟乙烯微转印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一种新型氟碳热塑型塑料,具有极好的耐气候性和化学稳定性,波长为20~400nm的紫外灯照射一年,其性能基本不变,室温下不受酸、碱等强氧化剂和卤素等腐蚀。鉴于以上优点,PVDF膜从80年代中期开始得到了大量的应用。近年来,PVDF已成功运用于废水处理,工业气体过滤、医药及食品工业上。同时,由于PVDF材料强烈的疏水性和静电吸附作用,它对蛋白质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从而在蛋白质吸附分离、转印技术和分子杂交等方面也得到了新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尤其是作为Western-blotting的优质载体,具有与其他转印材料相比更大的优势。

其制备工艺主要是相转化法,相转化法成膜利用铸膜液与周围环境进行溶剂和非溶剂的传质交换,使原来的稳态溶液发生相转变而最终分相结构固化成膜,一般又分为干法制膜、热凝胶法、蒸汽诱导制膜和浸入凝胶浴沉淀法,这些方法的基本成膜机理是一致的。所制备的膜有两种形貌,平板膜和中空纤维膜。

美国专利US 4203847和US 4203848采用浸没沉淀法制备了PVDF多孔膜,并且公开了连续生产工艺过程,溶剂为丙酮,凝固浴为5-80%丙酮的水溶液,工艺复杂,成本相对较高。申请号为200480029956.9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微孔膜,以三乙酸甘油酯为溶剂,成形微孔制品在至少一个方向上至少约1.1~1.0的拉伸比取向。欧洲专利EP 0037836同样采用湿法成膜,形成不对称的膜孔结构。但是该方法容易形成粗孔,强度不够。本申请人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0610050833.4)针对纤维素的特点提供了一种孔径大、性能稳定、高蛋白质吸附量的纤维素平板多孔膜的制备方法。硝酸纤维素膜结合蛋白的能力为80-100μg/cm2;PVDF膜结合蛋白的能力为100-200μg/cm2。就温度适应性而言,硝酸纤维素膜依靠疏水性相互作用结合蛋白,结合不牢固;PVDF膜结合牢固,耐高温,特别适合于蛋白印迹。就韧性而言,硝酸纤维素膜较脆,易破碎;PVDF膜较强。就重复性而言,硝酸纤维素膜不能重复使用;PVDF膜可以重复使用。聚偏二氟乙烯(PVDF)是目前免疫印迹、斑点印迹和狭线缝印迹的最佳用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需要经过复杂后处理工艺,直接通过干法制取高透过通量、可控孔径、具有均一网络状结构的PVDF平板膜的制膜方法,制备出性能稳定、孔径较大、高蛋白质吸附量的PVDF平板多孔膜。

一种均一网络状结构PVDF转印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将PVDF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添加剂和去离子水,在60~130℃下搅拌均匀,静置脱泡后,得PVDF制膜液,静置待用;

2)将制膜液刮在洁净平整的玻璃板上,膜液厚度为300~600μm;

3)在制膜室密闭环境条件下自然挥发有机溶剂,直至固化成膜;

4)将上述膜浸入去离子水中浸泡;交换出溶剂和添加剂后取出,自然晾干。

所述的制备方法中,加入原料的量以重量百分比计,为:PVDF15~20%,有机溶剂60~80%,添加剂5~10%,去离子水0~10%。

所述的聚偏氟乙烯重均分子量为40000~90000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制膜室的操作条件为:温度40~60℃,相对湿度为50~90%。膜在去离子水中浸泡时间至少20小时。

其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或磷酸三乙酯中的一种。添加剂为醇、大分子聚合物或无机盐,醇优选为甲醇、乙醇、异丙醇、甘油、丁醇的一种或其混合物,大分子聚合物为聚乙烯砒咯烷酮(PVP)或聚乙二醇(PEG),无机盐为LiCl或LiClO4,,最优选为LiCl。大分子类的添加剂是很好的致孔剂,使得膜结构中孔连通性较好,有效孔隙率增大,蛋白吸附量上升。无机铝盐类的添加剂由于Li+与失电子体PVDF之间的复杂网络关系,使得铸膜液的粘度大幅上升,从动力学的角度限制了相分离的速率,有利于形成海绵状的均一结构。醇类添加剂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在成膜的过程中,促使溶剂与非溶剂的充分交换,有效改善膜孔的内部连通性。去离子水作为一种非溶剂,使得铸膜液的原始组份向三元相图的双节线分相靠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35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