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式单偏心轴径向均布多联往复泵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3687.5 | 申请日: | 200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7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生昌;薛宽荣;邓鸿英;周深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1/04 | 分类号: | F04B1/04;F04B53/14;F04B5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兵;袁木棋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偏心 径向 均布多联 往复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往复泵,特别是一种采用偏心轮往复机构的往复泵。
背景技术
往复泵中的往复机构的功能为向柱塞或活塞提供往复运动,使之周期性改变容积大小达到输送介质的功能。传统的往复泵中的往复结构主要有三种如图1a、图1b、图1c所示,其中图1a包括曲轴1a、连杆3a、十字头6a、十字头销5a、轴瓦2a、轴承4a等,通过曲轴和连杆将旋转运动转换为十字头的往复运动。此结构占用空间大、浪费材料、脉动大、噪音高。图1b主要包括柱塞1b、螺帽2b、球座3b、压环4b、回程环5b、轴瓦6b、曲轴7b等,曲轴将旋转运动通过轴瓦和回程环转换为往复运动。此结构虽紧凑,但是曲轴和轴瓦间相对速度高、比压大,发热、磨损大,容易引起发烧而失效。图1c主要包括偏心轮1c、轴瓦2c、轴瓦套3c、柱塞4c、复位弹簧5c等,通过偏心轮将旋转运动传递给轴瓦套,使柱塞在轴瓦套和弹簧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往复运动。此结构中弹簧受交变载荷,其寿命短、弹力有限,只适用间隙密封而不适用填料密封,同时偏心轮与轴瓦间润滑冷却困难。因此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世界泵业的重大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往复泵的往复结构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紧凑、工作时冲击、脉动小、噪音低、使用寿命延长的立式单偏心轴径向均布多联往复泵。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单偏心轴径向均布多联往复泵,包括泵体,有所述泵体上沿周向均布有多个柱塞槽,柱塞可径向滑移地设置在所述的柱塞槽内,所述泵体的泵腔内设有带动柱塞运动的转动体,所述转动体包括做偏心转动的偏心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体还包括通过滚动轴承套接于偏心轮外的导向套,所述滚动轴承包括内圈、滚珠、外圈,所述内圈固定在偏心轮上,所述外圈与轴承套固定,所述的轴承套与导向套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套的内壁与轴承套的外壁之间构成环形槽,所述柱塞的头部伸入所述的环形槽内,所述柱塞与导向套的接触面之间留有便于柱塞自动找正的间隙,所述柱塞的头部沿泵体轴向穿设有转销,所述转销与柱塞的头部可轴向转动地连接,所述转销可滑动地卡在所述的环形槽内,其两侧与所述环形槽的内壁线接触。
进一步,所述转销与柱塞的头部通过轴瓦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在排出行程时,偏心轮带动滚动轴承旋转,轴承套在滚动轴承外圈的作用下推动转销和柱塞,使柱塞向外运动;随着偏心轮继续旋转,进入回行程,回行程时导向套内壁拉动转销产生回复运动,如此周而复始完成往复运动。
偏心轮与导向套之间通过滚动轴承连接,相对于之前通过轴瓦连接的方式相比,摩擦更小,摩擦产生的热量更少,也更容易散发,采用滚动轴承也更易于润滑冷却。柱塞的头部的转销由环形槽带动作偏心转动,转销的两侧与环形槽的内壁在工作时始终保持线接触,增大接触面,不容易磨损;而且通过环形槽带动转销作偏心转动,柱塞始终是由环形槽夹持而运动,不必要用传统的复位弹簧来复位,因此可避免传统结构中复位弹簧受交变载荷,其寿命短、弹力有限,只适用间隙密封而不适用填料密封的不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由于其内置滚动轴承,偏心轮与轴承套外圈相对速度极小,使得其PV值较小,发热、磨损小,整个装置长寿命高可靠;(2)省去了传统机构中的复位弹簧,可避免弹簧寿命短、弹力有限,只适用间隙密封而不适用填料密封的不足;(3)可以采用多缸布置,减少进出口流速脉动,降低噪音,减小振动;(4)该装置结构紧凑,节省材料、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往复泵中的往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传统的往复泵中的往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传统的往复泵中的往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发明的往复机构的径向剖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36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