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恒功率输出直流变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63700.7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7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煜;姚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G05F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杜 军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输出 直流 变换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路,涉及一种恒功率输出直流变换电路,主要用于小功 率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电子镇流器的灯恒功率控制。
背景技术
小功率高强度气体放电灯(以下简称HID灯)是继白炽灯和荧光灯之 后的第三代高效节能绿色光源,HID的发光效率是卤钨灯的4倍、寿命是 卤钨灯的10倍以上,并且显色性更好,因此是替代传统卤钨灯的理想光 源。同其它传统的荧光灯一样,HID灯具有负阻效应,因此使用时必须配 镇流器才能工作,传统使用的都是电感式镇流器,它不仅体积大、重量 重,而且效率极低,并且不能实现瞬时快速启动。
为了延长HID灯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HID灯的显色性,一般要求 对HID灯进行恒功率驱动。传统电子镇流器为了确保HID灯的恒功率输 出,往往在电子镇流器的输入部分加一级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及稳压电 路,这种方法可以达到灯恒功率输出之目的,但是增加了电路成本和体 积;另外当负载发生故障时,也不能及时切断较高的输出电压,从而增加 了电路损耗,也降低了电子镇流器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HID灯电子 镇流器恒功率控制电路。
本发明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PWM功率驱动电路、单端反激式变换电 路、输出取样电路和信号调理电路。
单片机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IC1、三端稳压器V1、第一输入电压取样 电阻R1、第二输入电压取样电阻R2、第一滤波电容C1、第二滤波电容 C2、第三滤波电容C3、第四滤波电容C4和滤波电感L1。三端稳压器V1 的1脚通过滤波电感L1与直流输入电压12V正极连接,2脚接地,3脚为 +5V电源输出端,通过第四滤波电容C4与2脚连接;滤波电感L1的两端 分别与第一滤波电容C1的一端和第二滤波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一输入 电压取样电阻R1的一端与三端稳压器V1的1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输入 电压取样电阻R2的一端和第三滤波电容C3的一端连接,第一滤波电容 C1、第二滤波电容C2和第三滤波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IC1的3 脚与三端稳压器V1的3脚连接、5脚与第一输入电压取样电阻R1的另一 端连接、4脚接地。
PWM功率驱动电路包括驱动电路IC2和栅极限流电阻R6。驱动电路 IC2的7脚与三端稳压器V1的1脚连接,4脚与单片机IC1的6脚连接, 6脚与栅极限流电阻R6的一端连接,2脚、3脚和5脚接地。
单端反激式变换电路包括高频变压器T1、功率MOS管M1、整流二极 管D1、高频滤波电容C10和吸收电容C9。高频变压器T1原边的一端与三 端稳压器V1的1脚连接、另一端与功率MOS管M1的漏极连接,高频变压 器T1副边的一端与整流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另一端接地;功率MOS管 M1的栅极与栅极限流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源极接地;吸收电容C9的 一端与功率MOS管M1的漏极连接、另一端接地;高频滤波电容C10的一 端与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另一端接地。
输出取样电路包括第一输出电压取样电阻R7、第二输出电压取样电 阻R8、第三输出电压取样电阻R9、第四输出电压取样电阻R10和电流取 样电阻R11。第一输出电压取样电阻R7、第二输出电压取样电阻R8和第 三输出电压取样电阻R9依次串联后的一端与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 另一端与第四输出电压取样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第四输出电压取样电阻 R10的另一端和电流取样电阻R11的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37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