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硅铝合金缸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63877.7 | 申请日: | 200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7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孙庭富;郭珉;辛海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C22C1/02;C22B21/06;B22D17/00;C22F1/043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103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硅铝合金缸套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高硅铝合金缸套材料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处理为:
Si:18.0%~25.0%;Fe:3.5%~6.0%;Ni:1%~2%;Cu:1.5%~3.0%;Mg:0.5%~1.0%;Mn:0.5%~1.5%;V:0.1%~0.5%;Sr:0.05%~0.15%;Al: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硅铝合金缸套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硅铝合金缸套材料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处理为:
Si:20.52%;Fe:5.11%;Ni:1.88%;Cu:2.52%;Mg:0.73%;Mn:1.22%;V:0.35%;Sr:0.1%;Al:余量。
3.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硅铝合金缸套材料制备高硅铝合金缸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成分设计与精确配料:
成分设计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处理为Si:18.0%~25.0%;Fe:3.5%~6.0%;Ni:1%~2%;Cu:1.5%~3.0%;Mg:0.5%~1.0%;Mn:0.5%~1.5%;V:0.1%~0.5%;Sr:0.05%~0.15%;Al:余量;精确配料按照本发明的合金,采用铝硅、铝铁、铝镍、铝铜、铝锰、铝钒、铝锶中间合金以及纯铝、纯镁炉料,进行定量配料;
②熔炼、覆盖与精炼:
采用中频电磁感应炉熔炼,熔炼时硅、铁、镍、铜、锰、钒、锶以铝中间合金形式加入,加入熔化后调整铝液温度为720℃±10℃,加入铝、镁炉料;
覆盖剂的加入,保护铝液避免氧化烧损,分别在装炉、熔炼、加镁及浇注时均匀撒入覆盖剂,避免液体金属裸露;
精炼处理,调整铝液温度740℃~780℃,加入2~6%的以氯化钾-氯化镁为基础成分的熔剂,对合金液进行搅拌、净化,使镁不被烧损,去除合金中氧化物和有害气体;
③喷射沉积:
在中频熔炼炉(1)进行合金熔炼、除气与净化处理,浇注到漏斗(2)与导流嘴(3)中控制导流,进入喷射沉积雾化器(4)中雾化沉积,产生高度雾化的高速半固态溅射流(5),高速溅射沉积到底盘接收设备(7)上,通过底盘向下的移动速度、旋转速度以及与雾化器的摆角的偶合,制备成不同直径大小的圆形锭坯(6);
金属导流浇注参数:
浇注温度:760~860℃
金属流量:6~8kg/min
喷射沉积参数:
扫描速度:20.9~23.3Hz;
气体流量:16~23Nm3/min;
氮气压力:6.5~9.5atm;
喷射高度:670~730mm;
沉积坯接收参数:
接收底盘旋转速度:2.45~3.16r/s;
接收底盘移动速度:0.57~0.70mm/s;
④挤压加工:
切割下料成要求的挤压坯(10),加热到挤压温度,保温一定时间,送入到挤压机(9)中,在挤压冲头(8)和芯轴(11)共同作用下,挤压成形厚壁管材(12);
挤压参数:
挤压比:14~17;
挤压速度:1.2~1.5m/min;
挤压温度:420~480℃;
⑤热处理:
将高硅铝合金管坯及材料(14)放在热处理炉(13)中进行固溶处理与时效处理;
固溶处理参数:
固溶温度:480~535℃;
保温时间:1.0~2.5h;
热水淬火温度:60~100℃;
时效处理参数:
时效温度:160~220℃;
保温时间:6.0~12.0h;
⑥机加工与珩磨加工:
润滑冷却剂:煤油;
缸套机械成型加工刀头:合金钢或金刚石刀头;
缸套内表面珩磨加工刀头:硬质合金珩磨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盖剂采用5%KCl+25%NaCl+70%CaCl2组合的覆盖剂,或采用40-60%MgCl+40-60%KCl组合的覆盖剂,其加入量为总炉料量的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38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