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再现条件控制方法、光盘、光盘驱动装置和程序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6024.9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4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垣本博哉;染井秀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7/005 | 分类号: | G11B7/005;G11B7/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现 条件 控制 方法 光盘 驱动 装置 程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光盘驱动装置中防止或抑制可写光盘的记录状态恶化的技术。
背景技术
例如,在特开2006—30992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高精度地评价光记录介质的再现耐久性的光记录介质评价方法。具体地说,求出用于将记录层加热到记录工作温度的工作激光功率、根据数据再现时的周围温度和再现激光功率以及工作激光功率求得数据再现时照射了预定再现激光功率的激光束时的记录层温度、求出数据再现时的再现激光功率与再现耐久次数的关系,并根据数据再现时的再现激光功率与再现耐久次数的关系求出数据再现时的记录层温度与上述再现耐久次数的关系。但是,对怎样才能在保持耐久性的同时进行再现没有进行考察。
专利文献1:特开2006—3099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对记录在光盘上的信息进行再现对该光盘照射再现功率的激光,但在标准上必须能够耐受100万次以上的再现功率激光照射。在以往的CD或DVD中这并不是很大的问题,但是,对于像Blu-ray标准或HD—DVD标准那样的大容量光盘,如使用波长较短的激光,则即使是再现功率那样的比记录功率小的功率输出量也存在着具有破坏色素耦合的能量的倾向,因此,在可写光盘中,易于发生因反复再现引起的记录状态的恶化,因而再现耐久性的问题增大。
在商品化的所有光盘驱动器和光盘本身的组合中,理想的形式原 本是具有足够的再现耐久性、在任何再现环境中都不会发生再现恶化或在记录再现系统中不会达到发生问题的水平,但是,实际上,在光盘驱动器的激光器或光盘中存在着生产时的个体偏差或老化,而且温度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产生影响,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很难确保足够的安全裕量。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确保可写光盘的再现耐久性的技术。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再现条件控制方法,包括对光盘连续照射功率电平低于标记形成电平的激光并检测来自光盘的返回光的信号状态的变化的步骤、根据信号状态的变化来变更设定对光盘的再现条件的步骤。这样,通过对光盘进行适应性控制,可以确保光盘的再现耐久性。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再现条件控制方法,包括对光盘的预定光道照射功率电平低于标记形成电平的激光并检测来自光盘的预定光道的返回光的信号状态即初始信号状态的步骤、对光盘的预定光道连续照射预定时间或预定次数的功率电平低于标记形成电平的激光并检测来自光盘的预定光道的返回光的信号状态即第二信号状态的步骤、根据初始信号状态和第二信号状态计算信号状态的变化量或变化率的步骤、利用表示信号状态的变化量或变化率与对光盘的再现条件的补偿量的关系的数据确定与所计算出的信号状态的变化量或变化率对应的再现条件的补偿量的步骤、设定使其反映出所确定的再现条件的补偿量后的再现条件的步骤。可以看出,信号状态的变化量或变化率越大,该光盘的再现耐久性越低。因此,如果准备好表示信号状态的变化量或变化率与对光盘的再现条件的补偿量的关系的数据,就可以调整到适当的再现条件并能确保再现耐久性。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再现条件控制方法,包括对光盘的预定光道照射功率电平低于标记形成电平的激光并检测来自光盘的预定光道的返回光的信号状态即初始信号状态的第一检测步骤、对光盘的预定光道连续照射功率电平低于标记形成电平的激光并检测来自光盘的 预定光道的返回光的信号状态即第二信号状态的第二检测步骤、根据初始信号状态和第二信号状态计算信号状态的变化量或变化率的步骤、当信号状态的变化量或变化率超过预定阈值时利用表示时间或激光照射次数与对光盘的再现条件的补偿量的关系的数据确定与第一检测步骤和第二检测步骤之间的时间或激光照射次数对应的再现条件的补偿量的步骤、设定使其反映出所确定的再现条件补偿量后的再现条件的步骤。此处,激光照射次数假定为盘转动一周而激光反复照射同一位置的次数。可以看出,如信号状态的变化量或变化率在激光照射时间短或激光照射次数少时超过预定阈值,则该光盘的再现耐久性低。因此,如果准备好表示时间或激光照射次数与对光盘的再现条件的补偿量的关系的数据,就可以调整到适当的再现条件并能确保再现耐久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阳诱电株式会社,未经太阳诱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60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