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元件晶片和元件晶片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66473.3 | 申请日: | 200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9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奥村美香;堀川牧夫;佐藤公敏;山口靖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P15/00 | 分类号: | G01P15/00;B81C1/00;B81B7/00;H01L21/00;H01L21/822;H01L27/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闫小龙;刘宗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元件 晶片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元件晶片和元件晶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历来,例如,如以下各专利文献所示,已知有用于在半导体晶片上 形成半导体元件的各种制造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2-301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5-2173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5-12326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7-4556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6-45315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5-72538号公报
专利文献7:国际公开WO2002-103808号小册子
在半导体晶片上垒积材料、膜厚相异的多个膜,通过对该多个膜进 行加工,形成具备例如加速度传感器等具有可动部的微小的结构体的元 件。本申请的发明者发现,当如上述那样在半导体晶片上垒积多个膜时, 存在因膜所具有的应力而在膜中发生裂隙的担忧。当该裂隙在半导体晶 片的面内发展时,用于形成元件的区域的膜(或形成的元件自身)会受 到损伤。
此外,近年来,在半导体晶片上形成例如加速度传感器等元件后, 不进行切割,而是将该晶片直接进行买卖的交易(这种交易也被称为“卖 晶片”)也开始进行。因此,优选在制造设置有元件的半导体晶片(以 下,也称为“元件晶片”)的过程中,对于上述裂隙实施对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元件晶 片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对于设置在半导体晶片上的膜的形成元件的部位 能够抑制裂隙的损害。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元件晶片,对于半导体晶片上的 元件能够抑制裂隙的损害。
第一发明为元件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准备半导体晶片的工序;
在上述半导体晶片上层叠多个膜,通过与该多个膜的层叠并行地对 该多个膜进行加工,从而在上述半导体晶片上的中央区域形成元件的工 序;以及
在上述多个膜的至少一个上,设置对形成上述半导体晶片上的上述 元件的区域进行包围的凹部,或/和设置在该区域的周围排列并包围该区 域的多个开口的工序。
第二发明为元件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准备半导体晶片的工序;
在上述半导体晶片上层叠多个膜,通过与该多个膜的层叠并行地对 该多个膜进行加工,从而在上述半导体晶片上的规定的区域中以在该半 导体晶片的面方向上排列的方式形成多个元件的工序;以及
在上述多个膜中的除了位于最上的膜以外的至少一个膜上,形成以 隔开上述多个元件的方式延伸的凹部的工序。
此外,本发明的第三发明是一种元件晶片,其特征在于,具备:
半导体晶片;
在上述半导体晶片上层叠的一个以上的膜;以及
在上述一个以上的膜上的上述半导体晶片的中央区域上设置的一 个以上的元件,
在上述半导体晶片的外周侧的区域中垒积有包含上述一个以上的 膜的多个膜,
在上述半导体晶片的外周侧的上述多个膜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 包围上述中央区域的凹部,或/和设置有在该中央区域的周围排列并包围 该区域的多个开口。
此外,本发明的第四发明是一种元件晶片,其特征在于,具备:
半导体晶片;
在上述半导体晶片上层叠的一个以上的绝缘膜;
在上述一个以上的绝缘膜的上述半导体晶片的中央区域上设置的 多个布线;以及
分别设置在上述多个布线上并且分别与该布线连接的多个薄膜结 构体,
在上述一个以上的绝缘膜上,设置有以隔开上述多个薄膜结构体的 方式延伸的凹部。
此外,本发明的第五发明是一种元件晶片,其特征在于,具备:
半导体晶片;
在上述半导体晶片上层叠的一个以上的绝缘膜;
在上述一个以上的绝缘膜的上述半导体晶片的中央区域上设置的 多个布线;
在上述一个以上的绝缘膜和上述多个布线上重叠设置并且具备各 自露出该布线的多个开口的牺牲膜;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64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多部分磁体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和装置
- 下一篇:自动分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