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匿名电子交易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6520.4 | 申请日: | 200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9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D·W·奥克史密斯;R·R·小沙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特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Q2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斌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匿名 电子 交易 | ||
本发明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01年12月20日的、国际申请号为 PCT/US2001/050662的、在中国的国家申请号为01821592.0的、发明名称为“匿 名电子交易”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GSM起初代表Groupe Special Mobile,是成立于1982年研发泛欧洲移动 电话系统的范畴的一欧洲研究组。GSM近来被认为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首字 母缩略词,并表示作为Groupe Special Mobile工作成果加以开发的范畴。一般 地,GSM表示一组移动电话标准和规格。符合一GSM网中的GSM标准的设 备兼容任一GSM网。GSM网现存于全世界。
附图说明
图1是通信网图。
图2是包括匿名器的通信网图。
图3是描述涉及匿名器的电子交易中数据、货物或服务的流程的概念图。
图4是匿名器图。
图5是说明提供匿名业务的技术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可变匿名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技术使网络用户在保持个人隐私度的同时能与货物或服务的提供商 进行电子交易。所述技术在GSM网的上下文中特别有优点,但不限于GSM。
GSM系统是使用时分多址技术而使数个用户同时共用一频率信道的数字 系统。GSM系统与诸如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之类的数字通信网对接。GSM 系统也和模拟通信系统,诸如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一起工作。
图1示出包括GSM系统的典型通信网10。用户经移动设备12获得对网络 10的无线接入。移动设备12可以是接入网络10的任一种类的终端,诸如移动 电话手机。通常分配给移动设备12一独特的国际移动设备标识,标识到网络 10的每个移动设备12。而且,移动设备12与用户身份模块(SIM)14对接, SIM14独特标识到网络10的该用户。典型的SIM 14是插入GSM终端的智能 卡。用户能用移动设备12发出和接收呼叫。
移动设备12通过与基站收发信台16建立无线通信链路而接入网络10。基 站收发信台16包括定义蜂窝呼叫区的收发信机。基站收发信台16通常处理对 移动设备12的无线协议。多个基站收发信机通常由一个基站控制器18管理。 多个基站控制器时常耦合移动业务交换中心20,移动业务交换中心20通常用 作蜂窝网中的中心组件。通常在GSM提供商22的支持下运行基站收发信台16、 基站控制器18和移动业务交换中心20。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20对接其他通信业务,诸如ISDN 24和PSTN 30,其 中每一个都运行于不同的通信提供商26、28的支持下。ISDN 24和PSTN 30 向客户(诸如电话客户32)提供服务。而且,ISDN 24和PSTN 30可各自连接 自动客户34,诸如计算机、复印机、收费所或自动贩卖机。收费所或自动贩卖 机,例如,在提供给一个授权它们派发服务或货物的信号时便照做。
在典型的网络10中,用户能使用移动设备12对货物或服务下电子定单。 该交易可以数种方式处理,诸如接入帐户或授权用信用卡支付。处理该交易的 一方法是,使用存储于SIM 14中的用户数据。凭证可开到用户在GSM提供商 22处的账号。通常接收定单的实体从用户的SIM 14和移动设备16得知个人信 息,诸如用户的标识、位置或呼叫模式。作为对定下货物或服务的电子交易定 单的简单性的交换,用户放弃其一些隐私。下述技术使GSM用户在定下货物 和服务的电子交易定单的同时能保有隐私。
图2示出包括GSM系统52的通信网50。与图1的网络10不同,图2的 网络50包括此处称为“匿名器”的元件匿名器54,因为它提供匿名服务。在图2 中,匿名器54向使用网络50的GSM用户提供匿名服务。图2的网络50还包 括受付方56(可以是如图1的自动用户34的自动用户)。由匿名器54提供的 匿名服务的GSM用户58经诸如移动设备12之类的接口对接网络50。受付方 56通过诸如PSTN 30的连接之类的接口对接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特尔公司,未经英特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65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