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性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66704.0 申请日: 2008-10-17
公开(公告)号: CN101412806A 公开(公告)日: 2009-04-22
发明(设计)人: 刘家昌;张根源;纪法成 申请(专利权)人: 远东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G63/91 分类号: C08G63/91;A61K47/34;A23L1/48;A23L1/00
代理公司: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苗 征;于 辉
地址: 中国台***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两性 聚合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使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两性聚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形成微胞结构而成为输送物质的载体的两性聚合物。

【背景技术】

起初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输送都是通过微脂体(liposome)作为其输送载体,直到1984年Ringsodorf等人才提出可将具有核-壳(core-shell)构造的高分子微胞使用于医学的领域,该高分子微胞可将药物包埋于微胞核内,借此可提升药物在例如肿瘤组织等处的累积量,以达到治疗疾病的功效。而现有可被使用作为药物载体的材料已有微脂体、树枝状高分子(dendrimer)及两性嵌段共聚物(amphophilic block copolymer)等,其中,尤以生物可降解物质制备出的两性嵌段共聚物最被广泛地研究。

现有的两性嵌段共聚物(亦可称之为两性聚合物)的亲水性嵌段多源自于人工合成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聚氧乙烯(polyethyleneoxide;PEO),或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1-vinyl-2-pyrrolidinone);PVP)等聚合物,而疏水性嵌段多源自于生物可降解聚酯或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例如: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ole-co-glycolide);PLGA)、聚e-己内酯(poly(ε-caprolactone);PCL)、聚b-苄基门冬氨酸(poly(β-benzyl L-aspartate);PBLA)、聚苄基谷氨酸(Poly(γ-benzyl-L-glutamate);PBLG)、月桂酸(lauric acid)或月桂酰氯(lauroylchloride)等物质,当然也有以不能被降解的聚苯乙烯或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oly-N-isopropylacrylamide;PNIPAAM)等作为反应物来制备两性嵌段共聚物。

一般而言,当两性聚合物在溶液中的浓度很低时,其以单一链(unimer)型式存在,但是随着该两性嵌段共聚物的浓度递增时,两性嵌段共聚物开始聚集并排列成微胞(micelle),而此时的浓度一般称之为临界微胞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该微胞可由数十至数百个共聚物分子聚集而成,且在水溶液中,一个微胞内的共聚物分子的亲水性嵌段是朝外且与水分子水合,并将疏水性嵌段包围于内,因此微胞通常是呈现球形,但是其实际大小与形状也可能会随着浓度与温度的不同而成圆柱状或层状结构。

以US6,210,717为例,其所使用的疏水性嵌段即是源自于生物可降解聚酯,该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传输基因的生物可降解的聚合体微胞,如图1所示,该聚合体微胞包含亲水性聚酯-聚阳离子共聚合物91(polyester-polycation copolymer)及疏水性聚酯-糖共聚合物92(polyester-sugar copolymer),该聚酯-聚阳离子共聚合物91与聚阴离子的核酸8因静电交互作用而形成微胞-核酸复合体10,该聚酯-糖共聚合物92在活体内引导该微胞-核酸复合体10至细胞(图未示)内,且该聚酯-糖共聚物92包含由分子量介于5,000至10,000之间的聚酯所构成的疏水性嵌段921,及由多糖或糖化高分子(glycosylated polymer)所构成的亲水性嵌段922,其中所谓的糖化高分子为侧链上接枝有单糖(例如:半乳糖、葡萄糖、果糖等等)或寡糖的高分子,因此该糖化高分子本质上仍为高分子。此外,虽然该申请中亦揭示该亲水性嵌段可为多糖,但是该申请中并未对如何以多糖制作两性聚合物做进一步的说明或示例,且以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的一般经验推测,假若未对多糖与聚酯的合成做特殊设计的话,则绝大部分的聚酯会接枝在多糖的侧链上,形成高分歧(hyperbrenched)或梳状(comb)的高分子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东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远东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67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