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灭鼠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6902.7 | 申请日: | 200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3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曹煜;程春河;张进华;陈福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43/16 | 分类号: | A01N43/16;A01N37/46;A01N43/50;A01P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害鼠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凝血增效灭鼠剂,该灭鼠剂适用于杀灭多种农田害鼠和卫生害鼠。
背景技术
害鼠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生产和人民的身体健康。我国目前每年鼠害发生面积达6000多万公顷,年均损失粮食60亿公斤。每年由害鼠引发的流行性出血热类传染病患者达到70万人以上。对害鼠的防控包括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态防治几个方面。目前对害鼠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化学防治又分为毒饵法、毒水法、毒粉法、熏蒸法、毒糊法和毒胶法。毒饵法是现在普遍采用的手段。
灭鼠剂的使用主要分为两类:急性灭鼠剂和慢性灭鼠剂,各具优缺点和局限性。前者省工省料,见效快,适于大面积疫情突发时使用,但是对人畜不安全,二次中毒严重,造成环境污染,对鼠的适口性也不佳,产生拒食反应。后者对人畜较安全,适口性好,没有强烈的中毒症状,鼠不拒食,有特效解毒剂,但是需要多次投饵,成本提高,毒杀效果较慢,人们多不爱使用。另外,长期使用抗凝血灭鼠剂所导致的抗药性也成为目前害鼠防治中的突出问题。
对于灭鼠剂的复配,国内外已有些许研究。“阿司匹林与抗凝血灭鼠剂混配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是将阿司匹林和杀鼠迷、阿司匹林和敌鼠钠盐复配,试验表明对大白鼠、小白鼠和褐家鼠具有明显的毒杀效果。“灭鼠剂混合剂型的研究”是将抗凝血灭鼠剂氯鼠酮与急性灭鼠剂敌溴灵混配,对黄胸鼠、板齿鼠和褐家鼠均有良好的防效。“复合灭鼠剂对小白鼠毒性的实验室观察”是急性灭鼠剂毒鼠鳞和抗凝血灭鼠剂敌鼠钠盐的复配,对小白鼠的试验指明,两者复配好于单剂,具有防治潜力。“改良抗凝血灭鼠剂毒杀抗药性黄胸鼠的初步观察”是将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溴敌隆与增效剂复配,对抗性黄胸鼠具有很好的防效。中国专利CN1072064A“复方灭鼠剂配制方法”的内容是:以抗凝血灭鼠剂为主要成分,其中加有增效、增诱、警戒成分。其制作是将灭鼠剂敌鼠钠盐或杀鼠灵与水杨酸及其衍生物、保泰松、丙磺舒、吲哚美辛、甲状腺素、氯化钠、曙红、食用色素和小苏打按比例混合,用双螺旋搅拌机或人工搅拌均匀后成为粉剂,还可用乙醇或丙二醇制成母液,即可配制一种液剂。中国专利CN1258447A“复方灭鼠剂”是由敌鼠钠盐、杀鼠灵、或溴敌隆、增效、增诱剂组成,其特征是按比例添加助溶、乳化成分,制成油剂、乳剂和液剂。上述研究和专利具有各自的独到之处,但是,综合来看,或者增效作用有限,难以实际应用;或者对环境的污染较重;或者复配成分较多,成本加大,又影响对害鼠的适口性。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安全、有效、低成本的复配灭鼠剂,不但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要求,而且还能有效防治抗性害鼠和延缓害鼠抗性的发展。
对此,我们针对大白鼠、小白鼠、褐家鼠、大仓鼠、布氏田鼠、黑线姬鼠的生理特征,根据药物相互作用的机理,用多种不同性能的药物复配,研制成即增效又防止和延缓害鼠抗性发展的复合灭鼠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提供一种增效溴敌隆灭鼠剂,其主要由下述成分组成:溴敌隆、双氯芬酸钠和甲硝唑。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增效溴敌隆灭鼠剂原料及重量基本配比如下:溴敌隆1.0-3.0份;双氯芬酸钠10.0-50.0份和甲硝唑1.0-3.0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增效溴敌隆灭鼠剂母液的配比如下:溴敌隆0.1-0.2份;双氯芬酸钠1.0-2.5份;甲硝唑0.1-0.2份;丙三醇7份;罗丹明B0.1份;和乙醇90.0-91.7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增效溴敌隆灭鼠剂母粉的配比如下:溴敌隆0.1-0.2份;双氯芬酸钠1.0-2.5份;甲硝唑0.1-0.2份;和填料97.1-98.8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其提供一种增效溴敌隆灭鼠剂毒饵,主要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数的母液和谷物组成:(1)溴敌隆0.2份;双氯芬酸钠2.3份;甲硝唑0.1份;丙三醇7份;乙醇90.3份;和罗丹明0.1份,配制成该灭鼠剂母液;以及(2)取1份母液,加99份谷物,即制得增效溴敌隆灭鼠剂毒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69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光速飞行器
- 下一篇:带读卡和MP3播放功能的蓝牙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