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工用编织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6987.9 | 申请日: | 200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9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姬;小池不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万代 |
主分类号: | D04C7/00 | 分类号: | D04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 刚;尚志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用 织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毛线针织状地织入由多个孔形成为方格状的平坦形状的网中的手工用编织机。
背景技术
目前,将毛线针织状地织入由多个孔形成为方格状的塑料网中的作业都是通过手工编织进行。作为网,手工作业中使用帽子形的立体形状或平坦的细长四边形的网。
但是,不可否认将毛线针织状地织入平坦的细长四边形的网中的手工作业非常单调,缺少情趣。
专利文献1: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且简便的手工用编织机,该手工用编织机可将毛线针织状地织入多个孔形成方格状的平坦形状的网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编织机本体的工作台内,转动自如地设置通过把手驱动的驱动轴,与所述驱动轴联动地旋转的曲柄部件的曲柄销与形成于滑动件的横槽卡合,所述滑动件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内,在该滑动件上纵向地设置针织针,在所述针织针的上方设置有钩,形成与同心状地固定在所述驱动轴上的前后移动用凸轮和上下移动用凸轮分别对应的第一凸轮面和第二凸轮面,并且,形成有空间部的进给杆设置为可以在前后以及上下方向上移动,所述空间部是在左右一对的朝上的进给棘爪之间使所述针织针进入的空间部,在从所述工作台在所述针织针的上方延伸的臂部上,转动自如地设置有喂线嘴形成于偏离旋转中心的位置上的圆盘体,所述喂线嘴用于向针织针供给设置有转动自如地支承毛线卷绕线轴的销、并将从所述线轴放出的毛线向所述喂线嘴引导的毛线,所述圆盘体设置为与所述驱动轴联动地旋转,在将方格状地形成多个孔的平坦形状的网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使规定的孔与所述进给杆的进给棘爪卡合的状态下,转动所述把手,从而,所述喂线嘴在针织针的周围旋转,穿过所述喂线嘴内的毛线卷绕在从所述网的孔中突出的所述针织针的上部,被所述钩挂住,同时,通过所述针织针的上下运动和所述进给棘爪的四边形轨迹运动的联合作用,将毛线针织状地织入网的方格中。
为了实现同样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手工用编织机中,用于防止所述网上浮的按压部件安装在所述编织机本体的臂部上。
为了实现同样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手工用编织机中,在所述滑动件上安装有独立的针织针。
为了实现同样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第三方面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手工用编织机中,将转动自如地支承毛线卷绕线轴的销设置在所述臂部上,并将从该线轴放出的毛线向所述喂线嘴引导。
该手工用编织机形成为以下构成:即、如果在将多个孔形成方格状的平坦形状的网放置在上述工作台上、使规定的孔与进给杆的进给棘爪卡合的状态下转动操作把手,则喂线嘴在针织针的周围旋转,将从毛线卷绕线轴放出的毛线卷绕在该针织针上,同时,通过针织针的上下运动和进给棘爪的四边形轨迹运动的联合作用,将毛线针织状地织入网的方格中,从而,可以既愉快又简单地进行将毛线织入网中的作业。
该手工用编织机设置有防止网上浮的按压部件,因此,网稳定,容易操作。
该手工用编织机形成为将针织针安装在滑动件上的构成,因此,便于针织针的更换以及保养。
该手工用编织机设置为将从毛线卷绕线轴放出的毛线向喂线嘴引导,因此,毛线不会缠在一起,可稳定地进行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手工用编织机的立体图;
图2是该手工用编织机的纵断正视图;
图3是表示驱动系统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钩针、进给杆、喂线嘴和网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5是通过前后移动用凸轮以及上下移动用凸轮进行四边形轨迹运动的进给棘爪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将毛线固定在网上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用于说明编织动作的示意图(1);
图8是用于说明编织动作的示意图(2);
图9是用于说明编织动作的示意图(3);
图10是用于说明编织动作的示意图(4);
图11是用于说明编织动作的示意图(5);以及
图12是放大图10中的编成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万代,未经株式会社万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69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纫机的压脚提升装置
- 下一篇:硬膜,多层硬膜及它们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