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有金属加固支架以紧固燃料共轨的内燃机进气歧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7446.8 | 申请日: | 200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9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斯特凡诺·福尔纳拉;斯特凡诺·卡尔塔 | 申请(专利权)人: | 玛涅蒂玛瑞利动力系公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F02M5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艳江;段 斌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有 金属 加固 支架 紧固 燃料 内燃机 歧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进气歧管,该进气歧管设有用于紧固燃料共 轨的金属加固支架。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自点火式内燃机(即依照“柴油机”循环运作并供以燃料 油等物)中,低压泵将来自油罐的燃料供给高压泵,高压泵进而将燃料 供给共轨。共轨适于容纳加压燃料以将燃料本身供给喷射器(发动机的 每个气缸具有一个喷射器),这些喷射器被循环驱动以将存在于共轨中 的部分加压燃料喷入对应的气缸。为了使燃烧正确运作,将共轨内的燃 料压力值稳定维持在等于期望值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该期望值通常随 发动机点(engine point)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在现代发动机中该期望值 非常高(甚至高过2000巴)。为了以这样的高压值工作,在这种类型的 内燃机中,共轨是由锻钢形成的极为笨重的部件。
在当前系统中,将共轨直接紧固到曲轴箱或发动机盖,即借助紧固 螺栓固定在发动机的金属部分;可替代地,共轨可以借助紧固螺栓直接 紧固到铝制的进气歧管。如果进气歧管是由热塑性材料形成的,那么共 轨必须紧固到曲轴箱或发动机盖,因为进气歧管的刚度不足以支撑共轨 并抵抗振动,该振动是由发动机导致的,同时也是由输送管、给料管所 引起的拉力而导致的,该输送管将共轨连接到喷射器,该给料管将共轨 连接到高压泵。
然而,将共轨紧固到曲轴箱或发动机盖存在一些缺陷,由于这种方 案必须使用更长且形状更复杂的将共轨连接到喷射器的输送管,所以伴 随而来的是制造费用、组装费用和负载损失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燃机进气歧管,该进气歧管设有用于紧 固燃料共轨的金属加固支架,这种歧管没有上述缺陷,尤其是容易制造 且成本低,而且能够在避免对诸如进气歧管模具等用具进行调整和改造 的情况下获得牢固的紧固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有一种内燃机进气歧管,该内燃机包括其中设有 若干气缸的发动机盖;该进气歧管包括:
中心体,其中设有接收进气的进气室和将该进气室连接到对应内燃 机气缸的若干管;
在中心体内设有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借助旋入发动机盖的第一紧 固螺栓将进气歧管紧固到发动机盖;
接收加压燃料的共轨,该共轨连接若干喷射器,各喷射器将燃料喷 入对应气缸;以及
设置在中心体内的第二螺纹紧固盲孔(blank threaded fastening hole),该第二螺纹紧固盲孔借助旋入中心体的第二紧固螺栓将共轨紧 固到中心体本身;
进气歧管的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各第二紧固孔的第一金属加固支 架,该第一金属加固支架具有第一组装通孔和第二组装通孔,其中第一 组装通孔置于对应的第一紧固孔上方并与第一紧固孔同轴,从而由对应 的第一紧固螺栓将该支架锁定在中心体上,第二组装通孔置于对应的第 二紧固孔上方并与第二紧固孔同轴,从而由对应的第二紧固螺栓将该支 架锁定在中心体上。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示出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进气歧管的示意图,该进气歧管设有支 撑燃料共轨的金属加固支架;
图2示出的是设有金属加固支架的内燃机进气歧管的不同实施方式 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设有金属加固支架的内燃机进气歧管的侧向截面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附图标记1总体上表示内燃机,包括其中设有若干个气 缸(未图示)的发动机盖和接收加压燃料并连接到若干喷射器(未图示) 的共轨2,各喷射器将燃料喷入对应的气缸。
内燃机1进一步包括共用进气歧管3,该进气歧管3进而包括中心 体4和导管。在中心体4中,设有接收进气的进气室5,同时各导管适 于将进气室5连接到内燃机1的对应气缸。
进气歧管3包括第一通孔6,其设置在进气歧管3的中心体4中, 从而允许借助旋入发动机盖的第一紧固螺栓7将进气歧管3本身紧固到 发动机盖。在各第一组装孔13中,嵌有相应的金属衬套8。
如图3所示,进气歧管3进一步包括第二螺纹紧固盲孔9,其设置 在进气歧管3的中心体4中,从而允许借助第二紧固螺栓10将共轨2 紧固到中心体4本身,该紧固螺栓10旋入中心体4。在各组装孔14中 嵌入有相应的螺纹金属突出部11,该金属凸出部11和中心体4相互挤 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玛涅蒂玛瑞利动力系公开有限公司,未经玛涅蒂玛瑞利动力系公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74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