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67530.X | 申请日: | 200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5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江政升;刘智立;傅肇垣;谢忠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00 | 分类号: | F21V21/00;F21V19/00;F21V7/00;F21V5/00;F21V17/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215217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于框架结构具有扣爪结构及/或黏着层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显示器的技术也不断地发展,轻薄的平面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FPD)逐渐取代传统厚重的阴极映像管显示器(Cathode Ray Tube,CRT)。常见的平面显示器包含等离子体显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PDP)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其皆可广泛的应用在个人数字助理、笔记型计算机、行动电话与电视等。
以液晶显示器为例,液晶显示器包含一液晶面板及一背光模组。液晶面板是由两片基板及配置于此二基板间的一液晶层所构成,而背光模组则是用以提供此液晶面板所需的光源,以使液晶显示器达到显示的效果。一般来说,背光模组可分为直下式(Direct Type)与侧边入光式(Side Incident Type)两种,其中直下式背光模组通常用于较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器中,而侧边入光式背光模组通常用于较小尺寸的液晶显示器中。
图1为公知的一种背光模组内包含背板侧框的局部剖视图。请参考图1,公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10、背板侧框120、数个灯管130、反射片140、扩散板150以及自攻螺丝160。背板侧框120与背板110藉由两组以上的自攻螺丝160来锁附以增加结构结合面间的挟持力,并以此结构来固定背板侧框120的6个方向力,使其受力后不易产生位移的情况。但是自攻螺丝160乃属于破坏性结合,重工次数多时会导致锁附处发生锁附力不佳的情况,影响机械特性。此外,使用自攻螺丝160锁附背板侧框120会增加部材(自攻螺丝160)价格、锁附时间与人力。
图2为公知的另一种背光模组内包含背板侧框的局部剖视图。公知是利用在背板侧框120形成一简易扣爪结构120a来与背板110扣合,其扣合方向由于为单一方向,故该结构所赋予的反作用力大致上是朝向单一方向。若欲增加背板侧框120扣爪数量来降低结构自由度时,最多也只能将y方向与z方向的旋转与平移作用力做限制,对x方向可说是完全无限制的作用。背板侧框120此时若受到x方向力时会有部材发生位移的现象,造成组装上的不易或不良。此外,若是将扣爪结构120a设计在背板侧框120底部时,由于背板侧框120制造成形时塑料射出模具的拔模方向为下方,故扣爪结构120a成形不易,须以模具的滑块结构或变更背板侧框设计等结构来做对应,且扣爪设计的数量估计上较为困难,造成设计上的困扰。
举凡上述背光模组的背板侧框与背板的固定方式皆有其难以克服的缺点,因此现有的背光模组组装技术中,仍亟需高可靠度且便于拆装的背光模组固定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容易的背光模组。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降低组装时间与价格的背光模组。
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背板主体、二背板侧框、多个灯管、一反射片以及一扩散板。背板主体具有一底表面以及至少二第一侧表面,其中背板主体的每一第一侧表面上具有至少一开口。二背板侧框分别设置于背板主体的相对向的两第一侧表面处,其中每一背板侧框具有一底表面、一前表面、一后表面、一上表面以及两第二侧表面。前表面上具有多个灯管固定部,且每一第二侧表面上具有至少一扣爪结构,其中每一扣爪结构会嵌合对应的开口而扣在背板主体上。灯管配置于背板主体的上方,且每一灯管的两端会固定在背板侧框的这些灯管固定部。反射片配置于背板主体的底表面上。扩散板设置于灯管的上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扣爪结构的旁边更包括至少一沟槽,以使扣爪结构构成弹性臂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板主体的开口的旁边更包括至少一沟槽,以使背板主体的开口处构成弹性臂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背板侧框的前表面与任一第二侧表面之间具有一夹角,夹角为90度或是小于90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扣爪结构的顶部宽度大于其底部宽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组更包括一黏着层,其设置于至少其中一背板侧框的底表面与背板主体的底表面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背板侧框的后表面具有多个开口,且背板侧框的底表面为一平坦的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组更包括一黏着层,设置于至少其中一背板侧框的底表面与背板主体的底表面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背板侧框的底表面具有多个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75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窗式空调机室外侧风扇的布置结构
- 下一篇:照明角度可调的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