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服务器配板的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67632.1 | 申请日: | 2008-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9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韩雪山;陈玄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24;G06F11/3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陈晨;张浴月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器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器配板的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平台管理界面(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简称IPMI) 提供系统管理者能够通过网络或者标准串行端口(Serial)的传输形式来监控 计算机装置中各种元件的健康状况。举例来说,中央处理单元的运行、散热 风扇的转速、主机板芯片的温度及其电压等。系统管理者可以将要监控的部 分,设定其感应的临界值,在智能平台管理界面控制器感应不到正常状况时, 可以通过发email、送SNMP trap等来通知信息管理人员处理问题。另外, 借助硬件及软件的配合,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增加了远端管理及系统回复的功 能,让系统管理者可以在远端得知系统目前是处于何种状态,如关机、开机 中、作业系统当机等,并且下达开机、关机和重新开机等命令。
请参考“图1”所示,其为公知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与基板管理控制器 架构示意图。智能平台管理界面120可以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130(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以下简称BMC)来实现远端监控远端装置110的目 的。基板管理控制器130会周期性地轮询(polling)数字传感器来监视远端装 置110当前的工作状态,并通过系统管理总线(System Management Bus,简 称SM Bus)界面与主机进行通信。换句话说,基板管理控制器130可以被视 为一个独立的运算单元,所以基板管理控制器130必须有独立的固件来检测 基板管理控制器130的相关功能。
服务器计算机的组成包括各种辅助配板,其中重要的一类被称为服务器 配板(Chassis board)。服务器计算机的组成包括各种辅助配板,其中一种称为 服务器配板(Chassis board),服务器配板具有多个传感器用以检测主机板温 度、供应电流或风扇转速等重要信息的检测,在服务器配板中有一个处理单 元,用以运行自身的软件检测工作。目前利用服务器配板的检测方法,多是 使用BMC来检测服务器配板的运行。服务器配板通过IPMB总线与服务器 的BMC进行通信。如果每次只是检测一种配件对于这样的检测方式生产效 率实在难以提升。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器配板的测试系 统,其用以取得待测主机板的多笔运行信息。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揭示的一种服务器配板的测试系统,其中包括 有:待测主机板、服务器配板、监控主机与测试治具。监控主机接收来自待 测主机板的运行信息;测试治具中还包括测试程序、总线控制单元与处理单 元,总线控制单元通过智能平台管理界面与待测主机板进行通信,处理单元 用以执行测试程序,测试程序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监控主机的测试命令,用 以初始化测试治具的硬件设定;将测试命令转换成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命令; 建立对服务器配板的通信,并将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命令发送至待测主机板; 根据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命令用以检测待测主机板;由总线控制单元取得待测 主机板的运行信息;回复运行信息至监控主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试治具,用以通过一服务器配板取得待测主机板的 多笔运行信息。测试治具通过智能平台管理界面与服务器配板进行通信,进 而取得主机板的各项运行信息。通过测试治具不需通过主机板上的基板管理 控制器取得运行信息,进而加快取得运行信息的速度。
有关本发明的特征与实作,兹配合图示作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与基板管理控制器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测试程序的运行流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10 远端装置
120 智能平台管理界面
130 基板管理控制器
210 待测主机板
211 服务器配板
230 测试治具
231 存储单元
232 测试程序
233 总线控制单元
234 处理单元
235 通信连接端口
250 监控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76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