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波导路径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8679.X | 申请日: | 200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9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S·R·卡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6/138 | 分类号: | G02B6/138;G02B6/13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丽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导 路径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光通信、光信息处理、其他一般光学中广泛使用的光波导 路径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光波导路径组装在光波导路径设备、光集成电路、光配线衬底等光学 设备中,在光通信、光信息处理、其他一般光学领域中广泛地被使用。光波导 路径,通常以规定的图形形成作为光的通路的核,形成下包层和上包层以便覆 盖该核(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特开2005—173039号公报))。在制造这样的光 波导路径时,通常在衬底上以下包层、核、上包层这样的顺序叠层形成。
[0003]在把这些下包层、核以及上包层形成规定的图形时,通常作为各个形 成材料使用感光性树脂,在形成该图形时,定位形成与该图形对应的开口图形 的曝光掩模,通过该曝光掩模用射线曝光。然后,把该曝光后的部分,经过未 曝光部分的溶解去除工序,形成规定的图形。
[0004]上述曝光掩模的定位,通常在衬底上形成对准标记,把该对准标记作 为目标,使用光学传感器进行。但是最近,在光波导路径中嵌入发光元件的光 波导路径设备的研究正在发展。在这样的光波导路径设备中,有核以及上包层 的厚度比现有的厚度变厚的倾向。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定位上述曝光掩模时, 衬底上的对准标记的目测或者光学方式检测变难,有定位精度降低的倾向。特 别是,在用和下包层相同的材料形成上包层时,因为其对准标记透明,所以对 准标记的目测或者光学方式检测变得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对准标记的目测或 者光学方式检测容易的光波导路径的制造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光波导路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衬底上使用同一材料形成下包层和对准标记的步骤;在上述对准标记上形成 金属薄膜的步骤;形成具有透光性的第一感光性树脂层以便覆盖上述下包层以 及上述金属薄膜的步骤;把在上述对准标记上形成的金属薄膜作为目标定位曝 光掩模的步骤;和通过该曝光掩模,选择性地曝光上述第一感光性树脂层中下 包层上的规定部分,通过上述第一感光性树脂层的曝光部分形成核的步骤。
[0007]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谓“对准标记”指成为用于定位曝光掩模的基准 的记号。
[0008]在本发明的光波导路径的制造方法中,因为在形成具有透光性的感光 性树脂层之前,在衬底上形成的对准标记上形成金属薄膜,所以通过该金属薄 膜,也通过上述感光性树脂层,对准标记(金属薄膜)的检测变得容易。因此, 核形成用的曝光掩模的定位变得容易,其定位精度提高。其结果,能够得到核 的尺寸精度优良的光波导路径。
[0009]再有,在进一步具有下面的步骤的情况下,上包层形成用的曝光掩模 的定位变得容易,能够得到上包层的尺寸精度优良的光波导路径,所述步骤包 括:在形成上述核后,形成具有透光性的第二感光性树脂层以便在上述衬底上 覆盖上述下包层、上述金属薄膜和上述核的步骤;把在上述下包层上形成的金 属薄膜作为目标对上包层形成用的曝光掩模进行定位的步骤;和通过上述上包 层形成用曝光掩模,选择性地曝光上述第二感光性树脂层中下包层上的规定部 分,把上述第二感光性树脂层的曝光部分形成为上包层的步骤。
[0010]特别在上述金属薄膜用银组成的情况下,对于用下包层的成形材料组 成的对准标记的紧密附着性优良。因此,在光波导路径的制造中,由银组成的 金属薄膜不剥离,从而提高曝光掩模的定位的可靠性。
[0011]而且,即使在形成上述核的感光性树脂层的厚度为20μm以上的情 况下,另外,即使在形成上述上包层的第二感光性树脂层的厚度为20μm以上 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各感光性树脂层检测到对准标记(金属薄膜)。
[0012]另外,在光波导路径内嵌入发光元件的情况下,核或上包层的厚度形 成的厚,但是即使在那样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形成核或者上包层的各感光性 树脂层检测到对准标记(金属薄膜)。
[0013]这样,在本发明中,在光波导路径的范围内也包括在光波导路径内嵌 入发光元件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a)~(c)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光波导路径的制造方法的一个 实施形式中的下包层以及对准标记的形成方法的说明图,(d)是放大了上述对 准标记的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86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混合机车应用中的无IR的电压确定
- 下一篇:遥爪(共)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