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触控式液晶显示器的触控信号传输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9191.9 | 申请日: | 2008-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6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赖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6F3/04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触控式 液晶显示器 信号 传输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液晶显示器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用于触控式液晶显示器的触控信号传输电路。
背景技术
常见具有触控操作接口的显示器,是由一触控面板与一平面显示器以上下迭合方式组装完成,惟,前述结构将使得显示器整体厚度及重量增加,且,位在平面显示器上方的触控面板将造成平面显示器的光穿透率下降,致损及显示效果,因此,如何降低显示器厚度与重量,及提升显示器的显示效果,为业界积极寻求解决的课题。
又,触控面板的触控感应原理常见的有电阻式、电容式及电磁感应式等,其中又以电容式触控面板因具备多点触控功能而逐渐为市场所注目,其感应原理是在面板的四个角落提供电压,以于表面形成一均匀的电场,当手指接触面板表面时,手指指腹将吸走微量的电流,此时一控制器将依该处的电流距离四个角落比例的不同,计算出手指接触位置,进而达成触点图像(ICON)的操作控制目的,由前述可知,电流所行经路径距离的长短,与计算反应速度有关,亦即攸关手指接触位置判断的快慢,换言之,电流行经路径较短的,其判断手指接触位置的速度较快,以此基础,更能快速地判断手指移动的方向,以利操控。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在电子产品设计日趋精致化的要求下,期许能在解决显示器的厚度与重量问题之际,同时强化手指接触位置的判断速度,基此乃经详思细索,终而有本发明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触控式液晶显示器的触控信号传输电路,具有快速判断手指接触位置的功效。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触控式液晶显示器的触控信号传输电路,其是配置于液晶显示器的上基板内面,据此可达降低显示器整体厚度与重量的目的。
缘以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触控式液晶显示器的触控信号传输电路包含一第一电极层及一与该第一电极层电性绝缘的第二电极层,其中,第一电极层包括有多条沿着第一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层形成于第一电极层的上方,包括有多条沿着第二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二电极;其中,上述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的至少一电极层的至少一条电极是具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分段电极,前述第一方向并与第二方向相交。
附图说明
有关本发明的特征与实作,以下配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为具有本发明触控信号传输电路的液晶显示器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电极层布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电极层布局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最终布局示意图。
图5类似图4,揭示一黑色矩阵包覆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
图6为图5的6-6方向剖视放大图。
图7为图5的7-7方向剖视放大图。
图8类似图6,揭示于第一电极与第一遮光组件及第二电极与第二遮光组件之间各具有一绝缘层。
图9为本发明的触控信号传输电路应用于COA液晶显示器的剖视图。
图10类似图3,揭示第二电极层的分段电极长度变化方向改变。
图11为一电极布局示意图,揭示图10的第二电极层与图2的第一电极层配合。
图12类似图11,揭示第二电极层的每一第二电极为不中断的直线状,但第一电极层的每一第一电极为分段设置。
图13类似图11,揭示第一电极层的每一第一电极为不中断的直线状,但第二电极层的每一第二电极为分段设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触控式液晶显示器100包括有一上基板101与一下基板102,其中该上基板101内面配置有彩色滤光片103,该下基板102表面具有多个呈阵列排列的薄膜晶体管104,该上基板101与下基板102之间并注入有液晶105。而本实施例的触控信号传输电路10是在该彩色滤光片103制作之前,预先被制作且位于该上基板101内面,请参阅图2至图4,该触控信号传输电路10包括有一第一电极层12及一以电性绝缘方式形成于该第一电极层12上方的第二电极层14,以下,兹先叙述第一电极层12与第二电极层14的设置方式,再将达成电性绝缘的方式叙述于后,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91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