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9398.6 | 申请日: | 2008-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1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上田隆一;田中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9/18 | 分类号: | B60C9/18;B60C9/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晓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尤其涉及通过使带束加强层的拉伸模量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变化来提高操纵稳定性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有一种充气轮胎,为了增大轮胎偏转刚度以提高操纵稳定性,在带束层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配置有通过打入加强帘线(有机纤维制或钢制)而得到加强的带束加强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种轮胎中,由拉伸模量大的加强帘线构成的带束加强层和单位宽度的加强帘线的数量很多。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278802号公报
在上述充气轮胎中,在增大轮胎偏转刚度时,作用在带束加强层上的张力增加,但作用在带束层上的张力相应减少。其结果是,在滑移角较大时,侧滑力减小,存在操纵稳定性变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在滑移角较大时也不会减小侧滑力、可提高操纵稳定性的充气轮胎。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包括:一对胎圈部;两端将所述胎圈部卷起、呈环状的一个或多个胎体;配置在所述胎体顶部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一层或多层带束层;配置在轮胎半径方向更外侧的带束加强层;以及配置在轮胎半径方向进一步外侧的胎面橡胶,其特征在于,将轮胎半径方向最内侧的所述带束层的宽度设为W,将所述带束加强层的位于轮胎赤道面(日文:タイヤ赤道面)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区域设为A,将所述区域A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设为B,并将所述区域B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设为C,所述区域A的宽度Wa是W的2%~10%,所述区域B的宽度Wb是W的15%~40%,所述区域C内的每英寸(25.4毫米)带束加强层的拉伸模量Mc是350牛~2000牛,所述区域A内的每英寸带束加强层的拉伸模量Ma是Mc的100%~400%,所述区域B内的每英寸带束加强层的拉伸模量Mb是Mc的200%~800%,Mb比Ma大。
由于带束加强层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区域A的拉伸模量Ma比区域A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B的拉伸模量Mb小,因此可减小轮胎接地压力在宽度方向上的偏差。其结果是,即使滑移角较大,侧滑力也不会减小,可提高操纵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一半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一半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4胎体
5带束层
6胎面
11、12带束加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实施形态。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右半部分的剖视图。由胎圈芯1和胎圈填料2构成的胎圈部3被胎体4的端部卷起。胎体4呈环形,在胎体4顶部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配置有两层带束层5。另外,在轮胎半径方向更外侧还配置有带束加强层11和胎面6。在胎面6上刻有主槽21和横槽(未图示)。胎体4和带束层5既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多层。在通常情况下,将钢丝帘线朝着与轮胎的周向倾斜的方向延伸的两层带束层5以使该钢丝帘线彼此交叉的形态配置。
将半径方向最内侧的带束层5a的宽度设为W,将带束加强层11的位于轮胎赤道面30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区域设为A,将区域A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设为B,并将区域B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设为C。另外,区域C内的每英寸(25.4毫米)带束加强层11的拉伸模量Mc是350牛~2000牛,区域A内的每英寸带束加强层11的拉伸模量Ma是Mc的100%~400%,区域B内的每英寸带束加强层11的拉伸模量Mb是Mc的200%~800%,Mb比Ma大。
在轮胎的左半个截面(未图示)上也存在区域A~C,宽度Wa、Wb、Wc是轮胎整个截面上的宽度。另外,区域C的宽度Wc最好是在W的50%以上。
由于带束加强层11在区域A内的拉伸模量Ma比区域B内的拉伸模量Mb小,因此可减小轮胎接地压力在宽度方向上的偏差。其结果是,即使滑移角较大,侧滑力也不会减小,可提高操纵稳定性。
若宽度Wa、Wb、Wc和拉伸模量Ma、Mb、Mc超出上述范围,则即使滑移角较大,侧滑力有时也会减小。另外,拉伸模量Ma、Mb、Mc(单位:牛/英寸)可由使一根加强帘线产生2%的伸长量时的应力[牛]×每1英寸(25.4毫米)中的加强帘线的根数[根/英寸]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93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