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男性保健内裤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9722.4 | 申请日: | 200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0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宗福 |
主分类号: | A41B9/02 | 分类号: | A41B9/02;A41B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男性 保健 内裤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男性生殖器起保护作用的保健内裤结构,尤其能更好的保 护好男性生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男性生殖器只有普通的内裤包裹住,普通内裤不能很好的保护 好男性生殖器,甚至会引起阴茎变形,本保健套就是专门为男性设计的保健内 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原来男性内裤的不足,本保健内裤分为两个部份,有保护阴茎的保 健套和保护阴囊的阴囊保护罩。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三个:第一个是:保护阴茎的保健套 是附属固定在内裤里面的人体中心垂直线上的;保护阴茎的保健套和保护阴囊 的阴囊保护罩是连接在一起的,(其中保护套有只套住半截阴茎的半截套和包 套住阴茎全部的全套)全套的保健套又分为很多节,第一节和保护罩是实体连 接一体的,而第二节和第一节之间、第三节和第二节之间是靠左右两边各一条 橡筋布条连接的,保健套连接处又有内沿套和宽外沿套,第一节和第二节连接 处的第一节朝上的是内沿套、第二节朝下的是宽外沿套,第二节和第三节连接 处的第二节朝上的是内沿套、第三节朝下的是宽外沿套,当需要小便时根据阴 茎的硬度和长度掀起相应位置的宽外沿套露出阴茎即可,完了之后放下宽外沿 套、宽外沿套在橡筋布条的拉力作用下会把宽外沿套套在内沿套上以恢复原状; 半截套是仅仅套住阴茎的根部一部分;第二个技术方案是:保健套不仅将阴茎 包裹套好,还把套阴茎头部的保健套顶端朝上的固定在人体中心垂直线的内裤 里面上,不让阴茎向左右歪倒或向下下垂以保持向上的最佳放置位置;第三个 技术方案是:在保健套的内层加上外层次,并在内外层当中加入柔软透气的海 绵体和金属圈,以便更好的保护好生殖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更好的保护好男性生殖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侧面示意图。
图2是:保健套的正视图。
图3是:半截保健套侧面示意图。
图4是:保健套的横切面图。
图中1、保健套;2、宽外沿套;3、内沿套;4、阴囊保护罩;5、阴茎;6、 阴囊;7、橡筋布条;8、保健套第一节;9、保健套第二节;10、保健套第三节; 11、内裤;12、保健套内层面料;13、保健套的海绵体;14保健套中的金属圈; 15、保健套的外层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一:
在图1中,穿上内裤(11),把阴茎(5)套入保护阴茎(5)的保健套(1) 内,保健套(1)和保护阴囊(6)的阴囊保护罩(4)是连接在一起的,全套的 保健套(1)又分为三节,第一节(8)和保护罩(4)是实体连接一体的,而第 二节(9)和第一节(8)之间、第三节(10)和第二节(9)之间是靠一条橡筋 布条(7)连接的,保健套(1)连接处又有内沿套(3)和宽外沿套(2),第一 节(8)和第二节(9)连接处的第一节(8)朝上的是内沿套(3)、第二节(9) 朝下的是宽外沿套(2),第二节(9)和第三节(10)连接处的第二节(9)朝 上的是内沿套(3)、第三节(10)朝下的是宽外沿套(2),当需要小便时根据 阴茎(5)的硬度和长度掀起相应位置的宽外沿套(2)露出阴茎(5)即可,完 了之后放下宽外沿套(2)、宽外沿套(2)在橡筋布条(7)的拉力作用下会把 宽外沿套(2)套在内沿套(3)上以恢复原状;半截套是仅仅套住阴茎(5)的 根部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案二:
在图3中:保健套(1)是半截的,也就是只能够将将阴茎(5)包裹套好根 部的一部分和把阴囊(6)包裹在保护罩(4)内,阴茎头部的一部分将在保健 套之外的内裤之内,保健套顶端朝上的固定在人体中心垂直线的内裤里面上, 不让阴茎向左右歪倒或向下下垂以保持向上的最佳放置位置。
具体实施方案三:
在图4中:保健套(1)分为3层或者4层,三层是由保健套内层(12)面 料和中间海绵添充料层(13)和表层面料(15)结合;4层是由保健套内层面料 (12)、中间海绵添充料层(13)、金属圈层(14)和表层面料(15)结合而成 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宗福,未经杨宗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97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