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光学透镜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9977.0 | 申请日: | 200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6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崔相秀;权寄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釉盛精密(株)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G02B7/09;H02K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光学 透镜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光学透镜驱动装置(Actuator for MiniatureOptical Lens),尤其是一种通过改善磁路结构而有效地缩小产品尺寸并增强了驱动力的小型光学透镜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聚焦的数码相机需要配备一种可以改变透镜位置的驱动装置,数码相机的光学透镜驱动装置通常利用齿轮之类的变换装置把步进电动机或DC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可以驱使焦点透镜沿着光轴方向进行直线运动的力量。
但诸如手机相机模块之类适用于有限空间内的小型光学透镜驱动装置却无法安装旋转型电动机和齿轮箱,因此需要使用如图1和图2所示的直流直线电动机(Linear DC Motor:LDM)等驱动装置。
适用于小型光学透镜驱动装置的直流直线电动机可以区分为线圈可移动的线圈移动型直流直线电动机(Moving Coil Type LDM)与磁铁移动型直流直线电动机(Moving Magnet Type LDM),然而由于永久磁铁比线圈重而增加了可动单元的重量,因此图1所示的线圈移动型的应用比较广泛。
如图1与图2所示,现有小型光学透镜驱动装置20包括:驱动单元,在通过螺纹结合方式结合了透镜组件1的透镜保持器10上安装线圈9;磁路单元,由两个软磁性体6、8与环形永久磁铁7组成;以及固定单元,包括由4个螺丝2紧固的上、下壳体3、13。
现有小型光学透镜驱动装置20的直线运动方式为,使用两个软磁性体6、8与环形永久磁铁7组成磁路单元,使上侧磁性体6的内板6a与下侧磁性体8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一直维持一定磁束,并且针对上述间隙的线圈9施加电流,利用电流与磁束链接时所生成的光轴方向磁力(弗林明左手定则)进行直线运动。
然而,上述的现有驱动装置由于决定其产品大小的磁路横向厚度与上侧磁性体的内板6a的厚度、内板两侧的空隙与线圈9的厚度、以及永久磁铁7的厚度全部横向重叠,从而增大了产品尺寸。
发明内容
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把线圈配置在可以加工成较薄厚度的两个粘结型永久磁铁之间,从而有效地缩小产品尺寸的小型光学透镜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在线圈下侧配置薄板磁性体而有效地缩小透镜组件尺寸,使产品得以小型化的小型光学透镜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把上下永久磁铁的外侧连接到环形磁性体,从而可以增强因为产品尺寸小型化及采用粘结型永久磁铁而减弱的磁力强度,进而改善产品性能的小型光学透镜驱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小型光学透镜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单元,由内部结合了透镜组件的透镜保持器所组成;弹簧单元,安装在驱动单元并可以使上述驱动单元返回初始位置;磁路单元,由可以一直发出磁束的永久磁铁及利用内部所生成的磁力使驱动单元移动的线圈所组成;以及壳体,可以把上述零件结合成一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磁路单元在上述壳体的内侧配置环形磁性体,在上述磁性体的内侧把粘结型永久磁铁分别配置在上、下两侧并使其互相间隔一段距离,通过外接上述透镜保持器的方式在上述上、下永久磁铁之间安装线圈并且利用线圈所生成的磁力使驱动单元移动,在上述线圈的下侧配置薄板磁性体,驱使下永久磁铁把薄板磁性体往下拉而得以维持一定力量。
发明效果
如前所述,本发明小型光学透镜驱动装置把线圈配置在可以加工成较薄厚度的两个粘结型永久磁铁之间,从而有效地缩小了产品尺寸。
本发明通过在线圈下侧配置薄板磁性体而有效地缩小透镜组件尺寸,进而使产品得以小型化。
本发明把上下永久磁铁的外侧连接到环形磁性体,可以增强因为产品尺寸小型化及采用粘结型永久磁铁而减弱的磁力强度,进而改善了产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小型光学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小型光学透镜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小型光学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小型光学透镜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磁路的磁束分布曲线图。
<图形主要符号的说明>
51:透镜组件 52:上侧壳体
53:弹簧单元 53a、53b:上、下弹簧
54:中间壳体 55:上侧永久磁铁
56:线圈 57:下侧永久磁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釉盛精密(株),未经釉盛精密(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99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