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激光扫描仪的数据融合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71317.6 | 申请日: | 200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7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卉菁;柴崎亮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柴崎亮介 |
主分类号: | G01S7/48 | 分类号: | G01S7/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志强;麻海明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激光 扫描仪 数据 融合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扫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多激光扫描仪的数据融合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激光扫描测距经常用于交通数据采集系统中。激光测距的原理为:激光头发射激光束,当激光束遇到障碍物时,被障碍物反射;激光头接收到被反射的激光光束,通过计算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并乘以光速,再除以2,即为激光头到障碍物的距离。激光扫描测距的原理为:激光扫描仪中有一面高速旋转的镜片,激光头先将激光束打到镜片上,再折射出去;通过镜片的旋转,可以调整激光束的角度;通过激光束的角度,可以将距离值换算成坐标点。通过调整镜片的旋转速度及范围,可以控制激光扫描的范围、采样密度及帧率。
线扫描激光扫描仪也就是镜片围绕一个轴旋转,旋转方向固定,为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测量到的距离值可转换为2维坐标点,简称激光点。激光扫描可以得到一系列激光点,通常为1帧。激光扫描仪的参数可如下:扫描范围:180度,采样密度:0.5度/点,37Hz(每秒37帧),最大测距范围60m。
当激光扫描仪应用于交通数据采集系统中时,可以将几台激光扫描仪设置于路边,水平扫描,通常将激光扫描仪设置在离路面约40cm高度的水平面上就可覆盖对象测量区域。如图1所示,将两台激光扫描仪1、2分别放在一个交叉口的上方,在每个时刻,激光扫描仪1、2将扫描到的移动目标:汽车、自行车、人的激光点发送到服务器,如图1中,黑色实心点为激光扫描仪1测量到的激光点,黑色点心点为激光扫描仪2测量到的激光点。可以看出,在某个时刻由于遮挡等原因,行人只能被激光扫描仪2扫描到,而自行车只能被激光扫描仪1扫描到。
一台激光扫描仪只能观测到移动目标的一个或部分侧面,通过多个激光扫描仪的扫描数据的融合,可以测量到移动目标的四周,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目标物识别及运动状态分析的精度。不同激光扫描仪测量的数据被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将不同激光扫描仪在同一时刻测量到的数据抽取出来,并统合到全局坐标系中进行数据融合,这样的融合数据可以测量到移动目标的平面轮廓;同时,扫描帧率约30Hz,可以捕捉快速的运动目标。
图2给出了现有的基于多激光扫描仪的数据融合处理的流程,如图2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01:对每帧扫描数据进行背景差分。
步骤202:对每帧扫描数据中经背景差分得到的激光点进行聚类。
步骤203:对每个聚类分别进行KL变换,确定该聚类中的激光点阵的分布是点(0轴)、线(1轴)还是面(2轴)。
图3给出了0轴、1轴、2轴的激光点阵分布示意图。
步骤204:根据每个聚类的激光点阵分布,将每个聚类分别用长方形轮廓进行匹配。
图3为现有的三种激光点阵分布示意图,如图3所示,激光点阵分布为0轴、1轴、2轴的聚类都可用一个长方形轮廓匹配。
步骤205:根据近邻法,将距离在预设值内的长方形轮廓聚为一类,作为一个移动目标。
但是,在实际中,随着测量环境的复杂化、测量对象的多样化,数据的融合处理难度随之增加。比如,由于遮挡、表面材质的反射特性、时钟同步误差等原因,同一物体的测量数据会被分成了几块、互不重叠,这样,就会将同一移动目标判断成多个移动目标,图4为现有的基于多激光扫描仪的数据融合处理的示例图,如图4所示,激光扫描仪1、2、3扫描到的某个移动目标的聚类分别如图4中的左图所示,理想的组合结果是将图中的所有聚类组合为一个移动目标,但是,根据近邻法,通常会得到如图4中的右图中的组合结果,即一个移动目标被判断成3个移动目标。另外,当不同移动目标相距很近而使得测量数据重叠时,则会将它们当作同一移动目标。可见,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移动目标的错误组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激光扫描仪的数据融合方法及系统,以提高数据融合的精确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多激光扫描仪的数据融合方法,预先定义移动目标的平面轮廓模型,该方法包括:
对于每帧扫描数据,对该帧数据中的激光点进行聚类;
在不同激光扫描仪所获得的所有聚类中,对于相互距离在预设值内的每组聚类,若该组聚类中的所有方向向量与移动目标的平面轮廓模型匹配,则将该组聚类组合为一个移动目标。
所述移动目标的平面轮廓模型为一个有向多边形,多边形的各条边为有向边,各条边的方向向量构成一个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的闭合环,且,若从聚类中抽出的轴与有向多边形的一条有向边匹配,则将该轴作为该有向边的支撑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柴崎亮介,未经北京大学;柴崎亮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13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器
- 下一篇:一种车用超速报警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