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阀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1342.4 | 申请日: | 200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4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艳昭 |
主分类号: | F16K15/20 | 分类号: | F16K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4522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给旋转的轮胎充放气用的车轮阀,具体为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中的车轮阀。
背景技术
越野汽车的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CTI/DS),主要由气源、电子控制单元、旋转密封气室、车轮阀等部分组成,用于调节轮胎的气压来适应不同的路况,从而提高轮式车辆的机动性能。车轮阀是该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它安装在车轮上并随车轮一起转动,CTI/DS对轮胎的充气、放气、测压和保压等操作均通过该阀来完成。车轮阀的结构、功能和工作特点不但决定着自身尺寸的大小,还决定着系统充放气速度的快慢。在现有的技术中,车轮阀普遍采用膜片阀结构,这一结构的体积大,而相比之下气道通径要小得多,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充放气速度和减小结构尺寸形成了无法突破的瓶颈;尤其提到的是,在轮胎保压状态下,此结构要依靠弹簧提供压力将阀芯压在阀口上来保持轮胎气室内的气体不能外泄,其密封性受弹簧的影响较大,设计难度大,可靠性差。
因此,希望能提供一种简单的车轮阀结构,在减小阀体的结构尺寸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充放气的速度,进而提高整个CTI/DS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轮阀,在获得更小的结构尺寸的同时提高充放气的速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一种车轮阀,包括上阀体(1)、控制阀芯(2)、单向阀芯(3)、下阀体(9)、主阀芯(7)、弹簧(10)、阀底(11),控制阀芯(2)装在上阀体(1)的内腔,控制阀芯(2)的外壁与上阀体(1)内壁之间靠安装在控制阀芯(2)上的唇形密封圈(5)密封,单向阀芯(3)装在控制阀芯(2)的内腔并抵在控制阀芯(2)的阀口上,主阀芯(7)装在下阀体(9)的内腔,主阀芯(7)的顶杆穿过下阀体(9)的阀口与单向阀芯(3)固定连接,弹簧(10)安装在下阀体(9)的内腔且位于主阀芯(7)与阀底(11)之间,弹簧(10)压紧主阀芯(7)使主阀芯(7)抵在下阀体(9)的阀口上,在控制阀芯(2)的阀口内侧端面上安装一个胶垫(4),在下阀体(9)的阀口的两侧端面上各安装一个胶垫(6、8)。
上阀体(1)的顶部设有进气口A口(a),上阀体(1)的底端侧壁上设有均布的排气口B口(b),阀底(11)的底部设有连接轮胎气室的气口C口(c)。
其结构要点为:上阀体(1)、控制阀芯(2)、单向阀芯(3)、主阀芯(7)、下阀体(9)的轴心线相互重合。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当没有气流从A口(a)进入阀体时,控制阀芯(2)处于上止点位置,主阀芯(7)在弹簧(10)压缩力和轮胎气室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压在阀口上,C口(c)与B口(b)关断,车轮阀处于非工作状态;当高压气流从A口(a)进入阀体时,控制阀芯(2)在气体压力作用下克服弹簧(10)的压缩力作用向下移至下止点位置并抵在下阀体(9)的阀口上,同时,单向阀芯(3)在气体压力作用下继续向下移动,A口(a)与C口(c)连通,车轮阀处于充气状态;当低压气流从A口(a)进入阀体时,控制阀芯(2)在气体压力作用下克服弹簧(10)的压缩力和气室气体压力的作用向下移动至气体压力差和弹簧压缩力相平衡的位置,且此位置处于上止点和下止点之间,C口(c)与B口(b)连通,车轮阀处于放气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成本低;
2、结构尺寸小,便于在车轮上安装,对动平衡影响小;
3、气道通径大,充放气速度快;
4、可靠性高,保压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轮阀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上阀体,2、控制阀芯,3、单向阀芯,4、胶垫,5、唇形密封圈,6、胶垫,7、主阀芯,8、胶垫,9、下阀体,10、弹簧,11、阀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艳昭,未经刘艳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13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业务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切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