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含硫烟气吸收物进行亚铵法制浆的循环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71526.0 | 申请日: | 200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0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法;宋明信;贾明昊;杨吉慧;李玉林;郭良进;李晓光;丁志钢;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C3/14 | 分类号: | D21C3/14;B01D53/78;B01D53/50;B01D53/96;D21C11/02;D21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明霞 |
地址: | 2528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烟气 吸收 进行 法制 循环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工艺,特别是利用工业烟气的处理方法,更具体的说,涉 及一种利用含硫烟气吸收物进行亚铵法制浆的循环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毒废气、废液被排放到自然之中,严重破 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譬如燃煤锅炉或火力发电厂产生大量的烟气,这些 烟气中含有SO2、SO3等多种有害物质,引发了酸雨的产生,还诱发了人类多种呼吸 道疾病。此外还有造纸工业中,尤其是亚铵法制浆的蒸煮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氨 污冷凝水,目前这种污冷凝水一般都化学处理后直接排放。这种污水同样对环境造 成了严重的破坏作用。
为了避免上述污染物的产生,人们提出了各种工业废气、废液的处理方法:
例如专利申请200310115522公开了一种用亚硫酸铵、亚硫酸氢铵溶液对烟气进 行脱硫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用氨气调节脱硫塔中的pH值到一定范围,从而在脱硫塔 中形成平衡态溶液,对二氧化硫的吸收达到最大程度。最后对产物亚硫酸铵混合溶 液进行电子辐照氧化成硫酸铵。而实际上,由于烟气上升速度较快,目前应用的脱 硫塔并不能很有效的除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如果想使用这种塔提高吸收 效率,则需大幅度增加塔高,但这样势必会大大增加成本,并带来技术上的困难。
为了进一步增加脱硫效果,专利申请03245106公开了一种带有多个文丘里管的 脱硫塔,但这种脱硫塔及其复杂,且文丘里管占据了脱硫塔绝大部分空间,反倒严 重影响了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吸收效果。
此外,为了避免烟气中固体污染物对脱硫塔的损害,专利申请200510200308公 开了一种将文丘里管置于脱硫塔外部的方案,其在文丘里管内设有喷淋装置,在烟 气进入脱硫塔前先用水对烟气进行除尘,再进入脱硫塔进行循环吸收。该方法同专 利申请200310115522相比仅增加了一个除尘的过程,对二氧化硫的吸收效率并无明 显提高。
专利申请97103626公开的脱硫方法得到的亚硫酸氢铵,然后用氢氧化钙处理得 到亚硫酸铵,再与氨水混合用于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该方法使用氢氧化钙后又 产生了新的固体废弃物亚硫酸钙,同时使用亚硫酸铵吸收二氧化硫效果并不理想。
而在“亚硫酸铵法治理含SO2烟气”(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2001,4(5): 54-55)中提到用二氧化硫吸收烟气后生成的亚硫酸铵可用于造纸。但该文章并没有 公开其具体细节,目前用于造纸的亚硫酸铵通常要求纯度较高,而吸收烟气得到的 亚硫酸铵一般成分复杂,还需繁琐的纯化精制环节,大大增加了生产运行成本。
综上所述,目前对烟气脱硫方法大多效率较低。并且对烟气进行脱硫后,生成 的是经济附加值非常低的硫酸铵,并用于制备化肥,这种处理同样是一种极大的浪 费。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本发明采用了高效的烟气吸收系统,通过控制条件, 将得到亚硫酸铵用于造纸工业的亚铵法制浆,而制浆产生的污冷凝水又用于吸收烟 气的二氧化硫。本发明方案不但将环境污染降低到了最低限度,而且对资源实现了 循环利用。本发明尤其适合于有自备电厂的造纸厂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含硫烟气吸收物进行亚铵法制浆的循环工艺。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特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含硫烟气吸收物进行亚铵法制浆的循环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烟气用氨水脱硫,所述烟气为含硫烟气,优选为工业燃煤烟气;
(2)脱硫后得到的亚硫酸铵混合溶液用于造纸中亚铵法制浆;
(3)亚铵法制浆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氨的污冷凝水循环用于步骤(1)对烟气进行脱 硫。
一般说来,造纸行业废水和电厂废气是目前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而采用本发 明方法对二者进行结合,将二者污染物不再直接排放,而进行循环利用。首先将烟 气用废氨水脱硫,得到的亚硫酸铵可以直接用于造纸亚铵法制浆,而制浆产生的废 氨水再用于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本发明得到亚硫酸铵后不用再消耗任何资源进行加工,整个循环流程也几乎不 产生任何重污染的排放物,所有资源内部循环消化。不但将环境污染降低到了最低 程度,而且对资源进行了再生循环,符合目前我国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15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