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蜂窝网络中频谱的使用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73623.3 | 申请日: | 200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0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白勇;陈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主分类号: | H04W88/08 | 分类号: | H04W88/08;H04B7/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王琦;王诚华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蜂窝 网络 频谱 使用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无线蜂窝网络中频谱的使用方 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蜂窝网络利用蜂窝形式的网络结构为移动用户提供话音和数据等 通信业务。通常,一个蜂窝小区提供一定范围的无线通信传输覆盖。其中, 无线传输覆盖半径最大的蜂窝小区是宏蜂窝(Macrocell)小区。多个宏蜂窝 小区可以实现大范围无缝的无线通信传输覆盖。支持宏蜂窝小区的基站称为 宏蜂窝基站,它的发射功率较大,天线架设高度较高,例如3GPP网络中的 基站NodeB;或3GPPLTE网络中的基站eNodeB(eNB)等。
为增大无线蜂窝网络的容量和提高其覆盖区的无线通信服务质量,可以 在热点地区和室内采用比宏蜂窝传输半径小的无线蜂窝小区覆盖形式,如微 蜂窝(Microcell),微微蜂窝(Picocell),和毫微微蜂窝(Femtocell)等。 这些比宏蜂窝传输半径小的无线蜂窝小区的基站通常比宏蜂窝基站发射功 率要小,天线架设高度要低。
通常,上述不同传输半径的无线蜂窝小区可以在局部区域同时存在,此 时,不同传输半径的无线蜂窝小区的基站将会在其覆盖范围重叠的区域内提 供至少两层的无线网络重叠覆盖,即传输半径较大的无线蜂窝小区,例如宏 蜂窝小区,提供一层无线网络覆盖,而传输半径较小的无线蜂窝小区,例如 微蜂窝小区,提供另一层无线网络覆盖。
在本发明中,为了描述方便,将具有至少两层无线网络覆盖的无线蜂窝 网络中具有较大传输半径的无线蜂窝小区称为大蜂窝小区,而将其中传输半 径较小的无线蜂窝小区称为小蜂窝小区。例如,在宏蜂窝小区和微蜂窝小区 或微微蜂窝小区或毫微微蜂窝小区重叠覆盖的无线蜂窝网络中,大蜂窝小区 是指宏蜂窝小区,小蜂窝小区是指微蜂窝小区或微微蜂窝小区或毫微微蜂窝 小区;在微蜂窝小区和微微蜂窝小区或毫微微蜂窝小区重叠覆盖的无线蜂窝 网络中,大蜂窝小区是指微蜂窝小区,小蜂窝小区是指微微蜂窝小区或毫微 微蜂窝小区;而在微微蜂窝小区和毫微微蜂窝小区重叠覆盖的无线蜂窝网络 中,大蜂窝小区是指微微蜂窝小区,小蜂窝小区是指毫微微蜂窝小区。相对 应地,将大蜂窝小区中的基站称为大蜂窝基站,例如宏蜂窝基站;而将小蜂 窝小区的基站称为小蜂窝基站,例如,3GPP网络中支持毫微微蜂窝覆盖的 家庭基站(HNB,HomeNodeB)或3GPPLTE网络中支持毫微微蜂窝覆 盖的家庭基站(HeNB,HomeeNodeB)等,它们可以被用户方便地布置在 家庭或办公室中。
在具有至少两层的无线网络重叠覆盖区域内,移动用户的用户终端 (UE,UserEquipment)可以选择接入大蜂窝网络或者小蜂窝网络。例如, 在3GPP网络中,NodeB支持宏蜂窝覆盖,而HNB支持毫微微蜂窝覆盖。 在NodeB和HNB重叠覆盖区域内,UE可以选择接入NodeB或HNB。又 例如,在3GPPLTE网络中,eNB支持宏蜂窝覆盖,而HeNB支持毫微微蜂 窝覆盖,在eNodeB和HeNB重叠覆盖区域内,UE可以选择接入eNB或 HeNB。在本发明中,为了描述方便,将接入大蜂窝基站的UE统称为大蜂 窝用户终端,而将接入小蜂窝基站的UE统称为家庭用户终端(HUE,Home UE)。
在上述这种具有至少两层无线网络覆盖的通信环境下,两层无线网络可 以采用相同的频谱,也可采用不同的频谱。例如,如果两层无线网络总的可 用频谱带宽是20MHz时,当两层无线网络采用相同的频谱时,大蜂窝网络 和小蜂窝网络都可以使用这20MHz的频谱资源;而当两层无线网络采用不 同的频谱时,总的可用频谱带宽可以在两层网络中分配使用,即大蜂窝网络 可以使用其中一部分的频谱资源,例如15MHz,小蜂窝网络可以使用剩余 部分的频谱资源,例如5M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NTT都科摩,未经株式会社NTT都科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36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