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花生油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3633.7 | 申请日: | 2008-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5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袁春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春中 |
主分类号: | A23D9/02 | 分类号: | A23D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2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生油 生产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生油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低温低压下三次过滤来生产花生油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植物油脂的生产工艺是以油料类种子如花生、大豆为原料,经脱脂制得毛油,再将毛油精炼得成品油脂。目前国内外制取花生油普遍采用高温法,也有部分采用低温浸出法。
高温法制油是将原料加热到120-140℃蒸炒40-60分钟,一种方法是将蒸炒后的物料采用螺旋压榨机将油料中的油挤压出来,挤压时原料的温度高达200-240℃;另一种方法是蒸炒后的物料用液压的方法挤压出来,虽然液压过程中原料温度没有升高,但其也是经高温蒸炒后才可制取,且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高温使油脂氧化严重,颜色变深,影响着油脂产品的感观质量;高温还易使油脂中的部分脂肪酸发生结构变化,产生对人体有极大危害的反式脂肪酸。
用浸出的方法提取油脂温度较低,但是浸出过程要采用有机溶剂,虽然生产中采用了许多脱除溶剂的方法,但有机溶剂仍不能完全脱除。极少有机溶剂的残留虽然是国标许可的,但有机溶剂的残留影响着油脂产品的口感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进一步追求。
目前,生产中花生油的精炼大多采用化学法,油脂化学精炼法要加入酸和碱,这样就给油脂引入了一定量的化学物质。个别企业采用物理精炼,在物理脱酸的过程中,油脂经过高温150℃-160℃处理1-2个小时,油脂的营养仍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有鉴于此,有必要开发更加营养、安全的花生油,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已有的过滤方式由于花生油的压力较大,往往不能获得很好的过滤效果,本发明是在充分沉淀、低压的情况下实现花生油的过滤,能够更充分的过滤掉其中的胶质、磷质等。
(三)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提供一种在低温低压下三次过滤的方式来处理花生油的生产方法;避免使用高温、化学方法来去除杂质、胶质和磷质的方法;提供一种使得花生油更加营养、安全、不破坏其成份的花生油生产方法。
【技术方案】
一种花生油生产方法,首先将花生清理、剥壳、分离后获得花生壳和花生仁,对获得的花生仁进行轧胚、蒸炒、压榨后获得热毛油,把热毛油存储到埋于地下的1号储油罐中,压榨后的热毛油从1号储油罐抽入到埋于地下的2号储油罐中进行降温,使花生油的温度降至20℃以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三次低温低压下的过滤步骤:
将2号储油罐中的花生油导入到置于地表的3号储油罐中后进行第一次过滤,过滤后的花生油存放在埋于地下的4号储油罐中;
将4号储油罐中的花生油导入到置于地表的5号储油罐中后进行第二次过滤,过滤后的花生油存放在埋于地下的6号储油罐中;
将6号储油罐中的花生油导入到置于地表的7号储油罐中后进行第三次过滤,过滤后的花生油存放在埋于地下的成品油油罐中等待包装。
所述1号储油罐、所述2号储油罐、所述4号储油罐、所述6号储油罐和所述成品油油罐也可以设置于地表但要低于所述3号储油罐、所述5号储油罐和所述7号储油罐,以便依靠液位差的重力来实施低压过滤。
所述第一次过滤、所述第二次过滤和所述第三次过滤采用板式过滤机或袋式过滤机。
所述低温低压下的三次过滤来去除花生油中的杂质、胶质和磷质。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是在低温低压下三次过滤的方式来处理花生油的,避免了使用高温、化学方法来去除杂质、胶质和磷质的方法,是一种使得花生油更加营养、安全、不破坏其成份的花生油生产方法。
(四)附图说明
图1为花生油压榨过程的流程图;
图2为低温低压下的花生油三次过滤的流程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中所示,在花生油的生产过程中,首先要精选优质的花生,对所选的花生首先进行清理,去除其中的杂志和尘土,接着再将花生剥壳,把花生仁和花生壳分离,有时还要去掉花生仁的红衣。处理好的花生仁依次进行轧胚、蒸炒和压榨等传统工艺处理,获得热毛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春中,未经袁春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36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