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晶体管以及包括薄膜晶体管的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73931.6 | 申请日: | 200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5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舜平;神保安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9/786 | 分类号: | H01L29/786;H01L29/36;H01L27/12;G02F1/136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屠长存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晶体管 以及 包括 显示装置 | ||
1.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
形成在栅电极上的栅极绝缘膜;
形成在所述栅极绝缘膜上的含有成为供体的杂质元素的微晶半 导体膜;
形成在所述含有成为供体的杂质元素的微晶半导体膜上的一对 缓冲层;
形成在所述一对缓冲层上的含有赋予一种导电型的杂质元素的 一对半导体膜;以及
形成在所述含有赋予一种导电型的杂质元素的一对半导体膜上 的布线,
其中,在所述微晶半导体膜中的所述成为供体的杂质元素的浓度 从所述栅极绝缘膜一侧至所述一对缓冲层一侧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成为供体的杂质 元素的浓度的峰值位于所述栅极绝缘膜和所述微晶半导体膜的界面 或其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在所述含有成为供体的杂 质元素的微晶半导体膜和所述一对缓冲层之间还包括不含有其浓度 高于二次离子质谱分析法(SIMS)的检测限度的所述成为供体的杂质 元素的微晶半导体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形成含有所述成为供 体的杂质元素的栅极绝缘膜而代替所述栅极绝缘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根据二次离子质谱分 析法(SIMS)得出的所述微晶半导体膜中的所述成为供体的杂质元素 的峰值浓度为6×1015atoms/cm3以上且3×1018atoms/cm3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成为供体的杂质 元素为磷、砷、或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一对缓冲层不含 有其浓度高于二次离子质谱分析法(SIMS)的检测限度的所述成为供 体的杂质元素。
8.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
形成在栅电极上的栅极绝缘膜;
形成在所述栅极绝缘膜上的含有成为供体的杂质元素的微晶半 导体膜;
形成在所述含有成为供体的杂质元素的微晶半导体膜上的一对 缓冲层;
形成在所述一对缓冲层上的含有赋予一种导电型的杂质元素的 一对半导体膜;以及
形成在所述含有赋予一种导电型的杂质元素的一对半导体膜上 的布线,
其中,在所述微晶半导体膜中的所述成为供体的杂质元素的浓度 以5nm/dec至120nm/dec的倾斜度从所述栅极绝缘膜一侧至所述一对 缓冲层一侧降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成为供体的杂质 元素的浓度的峰值位于所述栅极绝缘膜和所述微晶半导体膜的界面 或其附近。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在所述含有成为供体的 杂质元素的微晶半导体膜和所述一对缓冲层之间还包括不含有其浓 度高于二次离子质谱分析法(SIMS)的检测限度的所述成为供体的杂 质元素的微晶半导体膜。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形成含有所述成为 供体的杂质元素的栅极绝缘膜而代替所述栅极绝缘膜。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根据二次离子质谱 分析法(SIMS)得出的所述微晶半导体膜中的所述成为供体的杂质元 素的峰值浓度为6×1015atoms/cm3以上且3×1018atoms/cm3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成为供体的杂 质元素为磷、砷、或锑。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一对缓冲层不 含有其浓度高于二次离子质谱分析法(SIMS)的检测限度的所述成为 供体的杂质元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393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