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串联发光装置特别是高压气体放电灯的工作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4248.4 | 申请日: | 200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8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迈克尔·齐默尔曼;爱德华多·佩雷拉;马丁·休伯;费兰克·霍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多尼克爱特克瑞士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1/14 | 分类号: | H05B41/14;H05B4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串联 发光 装置 特别是 高压 气体放电灯 工作 电路 | ||
1、一种电路结构,用于操作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发光装置,特别是低频交变工作电流供电的气体放电灯(LA1,LA2),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一平衡单元(11),除工作电流外其直接提供一电流(ib)到两个灯(LA1,LA2)之间的连接点(P)上,或者从所述连接点(P)引出一部分电流(i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电流为一直流-交流变换器产生的交变工作电流,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是由至少两个开关元件构成的桥式电路,其中所述桥式电路的一个桥交叉线连接到直流电压源上;
所述平衡单元(11)包括至少由两个元件组成的一串联电路,其同样连接到所述直流电压源上;
形成所述平衡单元(11)的所述串联电路的所述元件之一为另一开关元件(S5或S6);及
形成所述平衡单元(11)的所述串联电路的所述元件的节点与上述的两个灯(LA1,LA2)的所述节点(P)通过另一元件可选择地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桥式电路包括4个开关元件(S1-S4);以及
在每种情况下连接到所述直流电压源的相同的电极上的两个开关元件(S1,S3和S2,S4)具有相反的开关状态。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向每个平衡单元(11)提供关于上述的两个灯(LA1,LA2)的实际功耗偏离额定功耗的信息,所述平衡单元(11)计算以确定提供的或者转向的电流(i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流结构,其特征在于
通过测量灯(LA1,LA2)两端的电压差(u3-u2,u2-u1)产生所述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平衡单元(11)的所述串联电路的另一元件为反向连接的一二极管(DX)(图3)。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含在所述平衡单元(11)的所述串联电路中的另一元件同样地为开关元件(S5或S6)。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可选择存在的另一元件,其连接所述平衡单元(11)的所述串联电路的所述节点与上述的两个灯(LA1,LA2)的所述节点(P),为一电感器(L3)。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通过不断的断开和闭合对包含在所述平衡单元(11)中的所述开关元件(S5,S6)计时,用以确定要提供或者转向的电流(ib),计时频率和/或计时比率和/或计时模式(断开然后闭合或者反过来)是变化的。
10、根据权利要求8和9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启动阶段,所述平衡单元(11)用作一启动辅助器,其电感器(L3)与包含在所述电路结构中的电容器(C1-C3)以及可选择地与另外的电感器(L1,L2)形成一振荡电路,给所述振荡电路一合适的计时频率,发生所述振荡电路的电压共振导致的升压,产生启动。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预热阶段,所述平衡单元(11)用于协助提供或者转向电流用以稳定发光过程。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单元(11)一主调整电路(13)相互感应用以调节和调整所述灯(LA1,LA2)的总功率输出与,通过这样的方式在需要时增加总功率输出以保证所述平衡单元(11)能够仅转向电流。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调整电路(13)和调整电路(12)采用集成电路的形式,特别是一特定用途集成电路或者微控制器或者由其形成的混合电路。
14、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单元(11)能够可选择地与所述灯(LA1,LA2)的至少一个切换成并联,用以桥接所述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多尼克爱特克瑞士有限公司,未经三多尼克爱特克瑞士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42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