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74278.5 | 申请日: | 200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8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政德;程琮钦;周文彬;李锡烈;黄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触控显示面板(touch display panel),且特别是有关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built-in touch display panel)。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无线通讯和信息家电等各项应用的快速发展,为了达到更便利、体积更轻巧化以及更人性化的目的,许多信息产品的输入装置已由传统的键盘或滑鼠等转变为触控显示面板(touch display panel)。
图1绘示一种已知的触控显示面板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传统触控显示面板100包括一第一基板110、一第二基板120以及一液晶层130。第二基板120上具有主间隙物128a、感测凸块128b、辅助间隙物128c以及第二电极126。第一基板110上具有感测垫高结构114b,感测垫高结构114b上具有第一电极116。主间隙物128a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第二基板120与第一基板110间一定的距离(cell gap),辅助间隙物128c的功能则是当外在施力远大于主间隙物128a以及感测凸块128b所能承受时协助支撑,避免主间隙物128a及感测凸块128b因变形量过大而毁损。
承上所述,在正常的情况下,位于感测垫高结构114b上的第一电极116与位于感测凸块128b上的第二电极126并不直接接触,且两者之间具有一感测间隙Gs。当一外力施加于第二基板120,且使主间隙物128a的形变大于感测间隙Gs时,原本不直接接触的第一电极116与第二电极126就会导通,因而在第一基板110上形成电压变化。检测此电压变化,再通过系统将的转换成讯号并换算成坐标,即可求得按压发生点的位置。
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下列缺点:首先,经过多次按压以后,主间隙物128a以及感测凸块128b的变形量增大且弹性恢复力变差,造成感测间隙Gs缩小甚至消失,亦即,在某些点位上第一电极116与第二电极126是直接接触的,这种状态会造成触控功能不良或短路(touch function short),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感测凸块128b上方的第二电极126毁损。
如欲以增设主间隙物128a的方式来增加触控显示面板100的耐压性以及寿命,其可感应触控的最小外力(active force)就必须增大,亦即,触控感应的灵敏度会降低;另外,也较容易产生低温液晶泡。所谓低温液晶泡,是由于主间隙物128a以及液晶层130具有不同的收缩系数,所以在低温环境时两者体积无法以等比例收缩,故原本应是布满液晶分子的液晶层130中,产生可通过显示面板而被使用者所观察到的空隙,一般称此空隙为低温液晶泡。
其次,由于主间隙物128a一直与下方第一基板110接触,所以下方像素电极(本图中未绘示)就必须与主间隙物128a隔开一段距离,以避免因对组误差或按压时主间隙物128a移位,而造成第二基板120上第二电极126与像素电极误桥接,形成显示异常(display abnormal)的现象。换言之,面板本身的开口率(aperture ratio)会下降,间接造成透光率下降或背光模块成本的提升。
再者,由于感测凸块128b上的第二电极126须与感测垫高结构114b上的第一电极116接触,造成第一电极116电位改变以换算触碰的位置,因此,第一电极116上方的配向膜材料厚度也会影响可感应触控的最小外力(activeforce)。过去已知的感测垫高结构114b均是以第一基板110上薄膜晶体管工艺堆迭层别的差异来形成,故其高度始终无法有效提升。所以,当使用APR(凸版印刷)方式将配向膜转印至第一基板110上时,感测垫高结构114b上方残留的配向膜厚并无法因高度差异而减小,因此会影响均匀性及所需的可感应触控的最小外力(active force)。
因此,如何克服并防止上述缺陷的产生,实为目前触控显示面板的生产技术上亟待克服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增设辅助间隙物,增加触控显示面板的支撑力道,提升其耐按压程度以及寿命,并且不牺牲触控面板本身的感应灵敏度。
本发明可解决触控面板产生的显示异常(display abnormal)的现象,同时可有效改善面板的开口率。
本发明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间隙物与垫高结构之间所维持的间隙,能以多道工艺与不同上下高度组合的变化来达成,因此其设计更具弹性以及多元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42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