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宽带接收机探测蓝牙信号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74362.7 | 申请日: | 200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2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布里马·B·伊拉希姆;斯蒂文·迪恩·霍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国博通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B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晓红 |
地址: | 美国加州尔湾市奥尔顿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带 接收机 探测 蓝牙 信号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宽带接收机探测蓝牙信号的系 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飞快的发展且其发展毫无减缓的趋势。例 如,蓝牙及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应用的兼容设备的数量及类型已经得 到了广泛的发展。
蓝牙及WLAN均应用于未经许可的2.4GHz的ISM频带。因此,蓝牙及 WLAN系统的设计人员面临许多其共存的问题。例如,蓝牙及WLAN应用 在相互靠近地方时就会造成相互干扰。基于此,虽然蓝牙及WLAN采用扩频 技术以减少多重网络靠近时的干扰,但蓝牙及WLAN应用于靠近地方时的性 能依然被降低了。因此,存在大量机会以改进蓝牙及WLAN的共存问题,甚 至可以从蓝牙及WLAN的共存中获得收益。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通过将这种系统与如本申请后续部分 中结合附图所陈述的本发明的某些方面进行比较,可以显而易见现有技术的 其它局限性和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宽带接收机探测蓝牙信号的系统和/或方法,其结 合至少一张附图进行了充分描述,并在权利要求中进行了完整陈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预定的时间内扫描ISM频段以在多个子带的每个子带上接收信号;
将所述接收到的信号的能量与临界值进行比较;且
基于快速付立叶变换(FFT)确定所述信号是否包含蓝牙传输。
优选地,所述每个子带为WLAN网际网络信道。
优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探测到蓝牙传输信号的多次扫描来确 定蓝牙传输的类型。
优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FFT确定所探测到的蓝牙传输所 处的蓝牙信道。
优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能量大于临界值时执行所述FFT。
优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不到或等于68微秒内扫描所述ISM频 带。
优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由若干所述多个子带划分的不到或等于 68微秒的时间里接收每个子带上的所述信号。
优选地,所述ISM频带包括2.4GHz ISM频带。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装置,其上存 储有至少一个用于无线通信的代码段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段可 由机器执行以使机器完成以下步骤,其包括:
在预定的时间内扫描ISM频段以在多个子带的每个子带上接收信号;
将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能量与临界值进行比较;且
基于FFT确定上述信号是否包含蓝牙传输。
优选地,所述每个子带为WLAN网际网络信道。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段包括用于基于探测到蓝牙传输信号的多次 扫描以确定蓝牙传输的类型的代码。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段包括用于基于所述FFT来确定所探测到的 蓝牙传输所处的蓝牙信道的代码。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段包括用于在所述能量大于临界值时进行所 述FFT的代码。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段包括用于在不到或等于68微秒内扫描所 述ISM频带的代码。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段包括在由若干所述多个子带划分的不到或 等于68微秒的时间里接收每个子带上的所述信号。
优选地,所述ISM频带包括2.4GHz ISM频带。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
在预定的时间内扫描ISM频段以在多个子带的每个子带上接收信号;
将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能量与临界值进行比较;且
基于FFT来确定上述信号是否包含蓝牙传输。
优选地,所述每个子带为WLAN网际网络信道。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探测到蓝牙传输信号的多次扫描来 确定蓝牙传输的类型。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述FFT来确定所探测到的蓝牙传 输所处的蓝牙信道。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所述能量大于临界值时进行所述FF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国博通公司,未经美国博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43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