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药品的分配装置及分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4728.0 | 申请日: | 200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7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竹堤俊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京应化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7D5/02 | 分类号: | B67D5/02;B67D5/06;B67D5/37;B67D5/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日本神奈川县川***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药品 分配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液体药品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药品用的桶罐以及分配器,所述液体药品用的桶罐具备形成为筒状且具有开口成可注入液体药品的口部的耐化学药品合成树脂制的内侧容器、以及构成所述内侧容器的外壳的金属制的外侧容器,所述分配器连接着所述桶罐的所述口部,
所述分配器包括:圆筒状的插塞主体,其扣紧在所述口部上以能够进行密封;通气机构,其具有从所述插塞主体的外部向所述口部贯穿的开口,能够向所述内侧容器的内部通入压缩流体;以及出液导管,其一端朝向所述内侧容器的底面延伸,另一端从所述插塞主体突出,并且可装在所述插塞主体上以能够进行密封,
所述出液导管从一端的中途弯折而具有到达所述内侧容器的底面的边缘的终端开口,
经由所述通气机构,使压缩流体向所述内侧容器的空气层加压,而从所述终端开口供给液体药品,并从该出液导管的另一端排出液体药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药品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口部配置在该内侧容器的周边附近,使所述出液导管的终端开口到达与该口部相向的该内侧容器的底面的边缘,并且以与所述口部相向的部位为下方的方式将该桶罐倾斜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药品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分配装置进一步具备倾斜台,以将所述桶罐倾斜配置,所述倾斜台具有形成有斜面的主体、以及竖立设置在所述斜面的较低侧的一对防翻倒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体药品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桶罐以2度以上、30度以下的倾斜角度相对于水平面倾斜配置。
5、一种液体药品的分配方法,使用液体药品用的桶罐和分配器来分配所述液体药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药品用的桶罐具备形成为筒状且具有开口成可注入液体药品的口部的耐化学药品合成树脂制的内侧容器、以及构成所述内侧容器的外壳的金属制的外侧容器,所述分配器连接着所述桶罐的所述口部,
所述分配器包括:圆筒状的插塞主体,其扣紧在所述口部上以能够进行密封;通气机构,其具有从所述插塞主体的外部向所述口部贯穿的开口,能够向所述内侧容器的内部通入压缩流体;以及出液导管,其一端朝向所述内侧容器的底面延伸,另一端从所述插塞主体突出,并且可装在所述插塞主体上以能够进行密封,
所述出液导管从一端的中途弯折而具有到达所述内侧容器的底面的边缘的终端开口,
经由所述通气机构,使所述压缩流体向所述内侧容器的空气层加压,而从所述终端开口供给液体药品,并从该出液导管的另一端排出液体药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药品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口部配置在该内侧容器的周边附近,使所述出液导管的终端开口到达与该口部相向的该内侧容器的底面的边缘,并且以与所述口部相向的部位为下方的方式将该桶罐倾斜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药品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倾斜台来将所述桶罐倾斜配置,所述倾斜台具备形成有斜面的主体、以及竖立设置在所述斜面的较低侧的一对防翻倒杆。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液体药品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桶罐以2度以上、30度以下的倾斜角度相对于水平面倾斜配置。
9、一种液体药品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药品用的桶罐以及分配器,所述液体药品用的桶罐具备形成为筒状且具有开口成可注入液体药品的口部的耐化学药品合成树脂制的内侧容器、以及构成所述内侧容器的外壳的金属制的外侧容器,所述分配器连接着所述桶罐的所述口部,
所述分配器包括:圆筒状的插塞主体,其扣紧在所述口部上以能够进行密封;通气机构,其具有从所述插塞主体的外部向所述口部贯穿的开口,能够向所述内侧容器的内部通入压缩流体;以及出液导管,其一端到达所述内侧容器的底面,另一端从所述插塞主体突出,并且可装在所述插塞主体上以能够进行密封,
所述出液导管的一端具有终端开口,所述终端开口是由以该出液导管的直径为长边、所构成短边长度小于该长边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切断而成,
经由所述通气机构,使所述压缩流体向所述内侧容器的空气层加压,而从所述终端开口供给液体药品,并从该出液导管的另一端排出液体药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京应化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京应化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47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流体供应装置
- 下一篇:焊枪接线头表面重修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