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挠式电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74899.3 | 申请日: | 2008-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1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婷;陈宏昌;蔡晓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15/00 | 分类号: | H02J15/00;H01G9/00;H01G9/0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挠式 电源 装置 | ||
1.一种可挠式电源装置,至少包含:
一可挠式织物电容,其中该可挠式织物电容於一承载物施压时之电容值Fp为 施压前之电容值Fo之90%以上,且其中该承载物之重量为0~100kg,该可挠式织 物电容包含:
两可挠式电极,所述的可挠式电极是成对配置,其中每一所述的可挠式 电极包含:
一碳纤织物层;以及
一金属集电层,形成于该碳纤织物层的一表面;
一隔离膜,配置于所述的可挠式电极之间;以及
一电解质,灌注于所述的可挠式电极之间;
一电压源,电性耦接该可挠式织物电容;
一充电部,电性耦接该电压源,用以对一电子产品或一二次电池进行充电,其 中该充电部与该可挠式织物电容并联,且当该可挠式织物电容充电至一预定程度 时,将放出一电流至该充电部;以及
一控制电路,电性耦接该可挠式织物电容、该电压源与该充电部,用以控制该 充电部与该可挠式织物电容的充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压源位于该可挠 式织物电容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压源为一太阳能 电池或一交流电压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位于该可 挠式织物电容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充电部是一充电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二次电池, 电性耦接该控制电路、该电压源与该可挠式织物电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挠式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次电池位于该可挠 式织物电容的表面。
8.一种储能纺织品,至少包含:
一织物;
一太阳能电池,位于该织物面对日照的一表面上;
一充电部,电性耦接该太阳能电池,用以对一电子产品或一二次电池进行充电;
一可挠式织物电容,位于该织物的表面或该织物中,该可挠式织物电容电性耦 接该太阳能电池与该充电部,且与该充电部并联,当该可挠式织物电容充电至一预 定程度时,将放出一电流至该充电部,其中该可挠式织物电容於一承载物施压时之 电容值Fp为施压前之电容值Fo之90%以上,且其中该承载物之重量为0~100kg, 该可挠式织物电容包含:
两可挠式电极,所述的可挠式电极是成对配置,其中每一所述的可挠式 电极包含:
一碳纤织物层;以及
一金属集电层,形成于该碳纤织物层的一表面;
一隔离膜,配置于所述的可挠式电极之间;以及
一电解质,灌注于所述的可挠式电极之间;以及
一控制电路,位于该织物的表面或该织物中并电性耦接该太阳能电池、该充电 部与该可挠式织物电容,用以控制该充电部与该可挠式织物电容的充放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纺织品,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为可挠式太阳 能电池。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纺织品,其特征在于该充电部是一充电座。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纺织品,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二次电池,该二 次电池位于该织物的表面或该织物中并电性耦接该控制电路、该太阳能电池与该可 挠式织物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未经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48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访问路径生成方法、系统及设备
- 下一篇:消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