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桥无障碍十字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6242.0 | 申请日: | 200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9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振华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7008山西省大同***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桥无 障碍 十字路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单跨桥为基础,通过对道路使用功能的重新定位划分,在不使用信号 控制的情况下,使机动车辆无障碍全向通过十字路的道路建设改造方案。非机动车辆及行人 通过地下通道通过。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交通拥堵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建设立交桥的方式解决。其特点是投资大,占地 面积大,特别是在对旧城区道路改造时建设立交桥难度相当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建设一座单跨桥,以实现纵横2个轴线上直行车辆的无障碍通过。
二、车辆转向和掉头均通过执行多次右转实现。
三、建设地下通道,实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及行人的分离,非机动车辆及行人通过地下通 道通过。
下面以一般城市常见的由单向3车道、绿化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构成的道路为例,结 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所有附图以南北向跨桥为依据:
图1,建成后1/4路况示意图。
图中实线为遮拦,虚线为道路分界线,1、2、3指示为机动车道,4、5、6依次为绿化带、 非机动车道、人行道,7为地下通道出入口,8为左转向通道,9为右转向通道,10为停车维护 带,11为绿化带。
由于道路四角布置是对称的,因此1/4路况可代表整个十字路交通状况。
如图中所示,机动车实现左转是在穿越道路垂直交叉位置后通过270度右转实现的,也就 是说,车辆在前进过程中需要左转时,在超越第一个右转口后要并入右转道右转,其行进路 线形象如中文的“又”字。需要掉头时,则在左转后直接再进行一次相同动作,如同走一个 “双”字。
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车辆行进只存在两种方式——直行和右转,因此不需要信号控制。 但同时存在两个问题:1、转弯半径不足,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需要扩展相应转弯部分; 2、在车辆特别拥挤的情况下,需要左转的车辆和垂直方向左转来的车辆存在并道的问题。在 没有充足占地面积以扩展的情况下,这两个问题可通过绕行街区的方式解决,遂行左转的车 辆特别是大型特种车辆以右转方式绕行下一个街区完成,该方向的左转通道可以暂时封堵, 如图2示。
图3,地下通道示意图。
图中:1为通道出入口,2为环形或方形布局支撑架构,3为地下空间。
一般情况地下空间充足,可在中部布置蔬菜、日用品等摊位或超市,方便市民生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不需要信号控制,车辆一直保持通行状况,通行量是现有模式的4倍以上(计算 同向左转、垂直方向左转和直行信号的等待时间,以及由于转换信号时路面的闲置时间),因 此,该建设方案完全可以解决现有的交通拥堵问题。同时,通行车辆密度得到很大程度的降 低,可以避免出现上述第2个即并道冲突产生拥堵的问题。
2、比较建设大型立交桥系统,存在投资小、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短的特点,特别适于 受制于现有建筑的旧城改造项目。
3、该建设方案尤其适用于行人、非机动车辆稀少的郊区主干道交叉跨越和连接,并可避 免由于没有信号控制而导致的垂直碰撞类交通事故。
4、充分利用地下通道的市场功能可解决路面摊贩造成的交通问题,并且城市道路可以实 现左右完全隔离,避免行人横穿马路造成的问题,在距离十字路口地下通道较远的主要行人 通行密集地带可建设过街天桥,实现人车分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振华,未经周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62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