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调节功率分支的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比的方法及功率分支的自动变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6715.7 | 申请日: | 2003-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8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弗伦茨·比策;克里斯蒂安·劳因格;米夏埃多·罗伊舍尔;马丁·福内赫;安德烈·托伊贝特;曼弗雷德·霍姆;埃里克·米勒;赖因哈德·施特尔;伯恩哈德·瓦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08 | 分类号: | F16H37/0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侯鸣慧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调节 功率 分支 自动变速器 速比 方法 | ||
1.用于调节功率分支的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比的方法,该变速器包括一个可由发动机驱动的驱动轴,一个具有可连续变化的变速比的无级变速器,一个齿轮变速器,一个输出轴及至少两个控制离合器,借助这些离合器可使所述无级变速器与所述齿轮变速器彼此这样地连接,以使得在通过功率分支变速器的整个变速比范围时,在一个第一变速比范围内,在一个方向上通过该无级变速器的调节范围;及在一个第二变速比范围内,在相反方向上通过该无级变速器的调节范围,在该方法中,用于调节所述无级变速器变速比的变速器调节器的输入信号当在所述变速比范围之间转换时被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无级变速器的锥盘对的压紧压力差的与由无级变速器传递的转矩相关的预控制当在所述变速比范围之间转换时仅根据被改变的转矩改变。
3.用于调节功率分支的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比的方法,该变速器包括一个可由发动机驱动的驱动轴,一个具有可连续变化的变速比的无级变速器,一个齿轮变速器,一个输出轴及至少两个控制离合器,借助这些离合器可使所述无级变速器与所述齿轮变速器彼此这样地连接,以使得在通过功率分支变速器的整个变速比范围时,在一个第一变速比范围内,在一个方向上通过该无级变速器的调节范围;及在一个第二变速比范围内,在相反方向上通过该无级变速器的调节范围,在该方法中,用于调节所述无级变速器变速比的变速器调节器的积分分量当在所述变速比范围之间转换时被改变。
4.用于调节功率分支的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比的方法,该变速器包括一个可由发动机驱动的驱动轴,一个具有可连续变化的变速比的无级变速器,一个齿轮变速器,一个输出轴及至少两个控制离合器,其中所述无级变速器是锥盘-缠绕接触装置变速器,借助这些离合器可使所述无级变速器与所述齿轮变速器彼此这样地连接,以使得在通过功率分支变速器的整个变速比范围时,在一个第一变速比范围内,在一个方向上通过该无级变速器的调节范围;及在一个第二变速比范围内,在相反方向上通过该无级变速器的调节范围,在该方法中,在所述变速比范围之间转换的区域中由用于功率分支变速器的变速比的给定预给定值直接地计算无级变速器的给定变速比及将其作为给定预给定值输入其变速器调节器。
5.用于机动车的功率分支的自动变速器,该变速器包括一个可由发动机驱动的驱动轴,一个具有可连续变化的变速比的无级变速器,一个齿轮变速器,一个输出轴及至少两个控制离合器,借助这些离合器可使所述无级变速器与所述齿轮变速器彼此这样地连接,以使得在通过功率分支变速器的整个变速比范围时,在一个第一变速比范围内,在一个方向上通过该无级变速器的调节范围;及在一个第二变速比范围内,在相反方向上通过该无级变速器的调节范围,及还包括:用于检测机动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工作参数的传感器及用于控制及调节变速器致动器工作的装置,该装置至少与加速踏板的操作及机动车速度相关地调节变速器的变速比,其中,所述调节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一项的方法来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检测无级变速器的输入轴及输出轴的转速的转速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级变速器的输入轴可通过一个第一控制离合器与一个第一齿轮耦合,该第一齿轮通过一个中间齿轮与一个第二齿轮形成转动啮合,及所述无级变速器的一个输出轴与一个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太阳轮无相对转动地连接及可通过一个第二控制离合器与第二齿轮耦合,该第二齿轮与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行星架无相对转动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级变速器及其控制单元被这样地设计,以致在两个锥盘对上可产生相等的最大压紧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两合公司,未经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67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发光元件
- 下一篇:显示模块和固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