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滤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6816.4 | 申请日: | 2008-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0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鸿;张志宏;黄逸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7/00 | 分类号: | H01F37/00;H01F27/28;H01F27/29;H03H7/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圈组及使用该线圈组的滤波器,该滤波器可用于高频数字通讯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力电子电路的应用愈见广泛,而此类电路通常是操作于高频切换,因此容易产生电磁干扰(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EMI)。这些高频杂讯会通过电磁辐射或电源线传导,而干扰其他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为了有效消除电磁干扰,通常依据需要消除的杂讯种类,而于电子装置中装设对应的滤波器。例如为了消除共模杂讯,则可于电子装置中设置具有消除共模杂讯确滤波器,该滤波器由多层独立的金属线圈层与多层独立的绝缘层所堆迭而成。然而,滤波器的特性优劣与金属线圈层的布线设计息息相关。目前所惯用的滤波器的频宽或感值皆因空间上的限制而严重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大频宽且有效消除杂讯的滤波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组,该线圈组包括一第一线圈,具有一第一线段以及一第二线段;一第二线圈,具有一第三线段以及一第四线段;一第一导电柱,连接该第一线段及该第二线段;以及一第二导电柱,连接该第三线段及该第四线段。该第一线段及该第三线段位于一平面,该第二线段及该第四线段位于另一平面。该第一线段与该第四线段在一垂直投影方向大体上为迭合,且该第二线段与该第三线段在该垂直投影方向大体上为迭合。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滤波器,该滤波器更包含一封装体,该封装体包含第一磁性基板、第二磁性基板、一中间层以及多个外部电极。上述线圈组设置于中间层中,外部电极分别线圈组的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的两端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滤波器的线圈组的布线示意图;
图1B为图1A所示的线圈组迭合的示意图;
图1C为本发明的滤波器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1a、11b中央填充部
12a、12b周围填充部
13未经覆盖的区域
31、32磁性基板
33中间层
34、35、36、37外部电极
E1、E2、E3、E4电极
L1、L2基板
V1、V2导电柱
S1、S2、S3、S4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确滤波器。
图1A表示一种本发明滤波器的线圈组的布线示意图,该线圈组包括第一线圈,具有第一线段S1以及第二线段S2;第二线圈,具有第三线段S3以及第四线段S4。该第一线段S1及第三线段S3位在第一基板L1上,且该第二线段S2及第四线段S4位在另一基板L2上。该第一线段S1及第二线段S2通过第一导电柱V1彼此电连接,且该第三线段S3及第四线段S4通过第二导电柱V2彼此电连接。即第一线段S1及第三线段S3在第一基板L1所形成的一平面,且第二线段S2及第二线段S4在第二基板L2所形成的另一平面。
在图1B中,第一基板L1及第二基板L2彼此迭合,因此该第一线段S1与第四线段S4在一垂直投影方向大体上为迭合,且第三线段S3与第二线段S2在该垂直投影方向大体上为迭合。第一导电柱V1穿设于第一基板L1及第二基板L2之间以连接该第一线段S1及该第二线段S2;以及第二导电柱V2穿设于第一基板L1及第二基板L2之间以连接该第三线段S3及该第四线段S4。
在图1A及图1B中,第一线段S1与一第一电极E1连接且第二线段S2与一第二电极E2连接,因此第一线圈藉由第一电极E1及第二电极E2形成一完整的通路。第三线段S3与一第三电极E3连接且第四线段S4与一第四电极E4连接,因此第二线圈藉由第三电极E3及第四电极E4形成一完整的馆通路。第一电极E1与第三电极E3位于第一基板L1的边缘,因此可与外部的电极相连接,第二电极E2与第四电极E4位于第二基板L2的边缘,因此可与外部的电极相连接。
第一基板L1及第二基板L2的材料为低温共烧陶瓷基板(Low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LTCC)、氧化铝或玻璃。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一导电柱V1、第二导电柱V2以及第一至第四电极E1-E4的材料为铜、银、铝或其他导电材料。
第一基板L1与第二基板L2之间的距离较佳为1-100μm,但不以此为限。第一线段S1、第二线段S2、第三线段S3及第四线段S4的厚度较佳为1-20μm,但不以此为限;且宽度较佳为1-100μm,亦不以此为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68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