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炉具用主副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7020.0 | 申请日: | 200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5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荒松政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3D23/00 | 分类号: | F23D23/00;F23D1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具 用主副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主燃烧器头部和副燃烧器头部的炉具用主副燃烧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主副燃烧器,公知有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主副燃烧器。该主副燃烧器具有燃烧器主体,该燃烧器主体包括:与第1混合管相连接的中空圆盘状的基盘部、在周向上存在间隔地立设于基盘部上表面的多个中空的支柱部、借助上述支柱部支承于基盘部的上侧且经由基盘部的内部空间和支柱部的内部空间供给来自第1混合管的混合气体的中空环状的主燃烧器头部。并且,在主燃烧器头部的外周上设有主燃烧器火焰孔,并且在由主燃烧器头部包围的空间内配置有与第2混合管相连接的、与基盘部一体成形的筒状的副燃烧器头部,在副燃烧器头部的外周上设有副燃烧器火焰孔。
在这种主副燃烧器中,可以用基盘部来盛接落到主燃烧器头部的内周空间内的煮沸溢出的液汁,从而防止煮沸溢出的液汁落到炉具主体内。另外,若设置基盘部,则与燃烧器主体形成为环状的情形不同,无法将二次空气从炉具主体内供给到从副燃烧器火焰孔喷出的混合气体的燃烧部分。但是,在上述燃烧器中,可以将二次空气从燃烧器主体外方经由基盘部和主燃烧器头部之间的各支柱间的空隙供给到副燃烧器火焰孔的燃烧部分,因此,不会发生由于二次空气不足而导致的燃烧不良。
但是,在上述以往例的燃烧器中,载置于炉具顶板上的火撑子上的烹饪容器的底面外周部被由从主燃烧器火焰孔喷出的混合气体的燃烧而生成的主燃烧器火焰加热,并且烹饪容器的底面中央部被由从副燃烧器火焰孔喷出的混合气体燃烧而生成的副燃烧器火焰加热,因此,烹饪容器的热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是,由于主燃烧器火焰和副燃烧器火焰在径向上分离,有时会发生烹饪容器底面的径向中间部受热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在主燃烧器头部的内周面上设置第2主燃烧器火焰孔,用从该火焰孔中喷出的混合气体燃烧而生成的第2主燃烧器火焰加热烹饪容器的底面径向中间部,从而尽量提高烹饪容器的热分布。
在此,在上述以往例的燃烧器中,副燃烧器火焰口被设置在高于主燃烧器头部的上表面的位置。若这样将第2主燃烧器火焰口设置在主副燃烧器的主燃烧器头部的内周面上,已知会产生以下的问题。即,在使用类似中国炒菜铁锅那样的底面向下方凸起的曲面形状的烹饪容器时,副燃烧器火焰孔和烹饪容器的底面之间的距离过短,副燃烧器火焰向外方向蔓延,变得难以加热烹饪容器的底面中央部。并且,第2主燃烧器火焰被在比第2主燃烧器火焰高的位置向外方蔓延的副燃烧器火焰从上方压制,呈沿着主燃烧器头部的上表面地被压塌的火焰形状。因此,主燃烧器头部被第2主燃烧器火焰炙烤而达到相当高的温度,耐久性变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571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尽量提高作为被加热物的烹饪容器的热分布且也可防止由于主燃烧器头部过热引起的耐久性变差的炉具用主副燃烧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炉具用主副燃烧器具有燃烧器主体,该燃烧器主体包括与第1混合管相连接的中空的基盘部、在周向上存在间隔地立设于该基盘部上表面的多个中空的支柱部、借助上述支柱部支承在基盘部的上侧且经由基盘部的内部空间和支柱部的内部空间供给来自第1混合管的混合气体的中空环状的主燃烧器头部,在主燃烧器头部的外周上设有主燃烧器火焰孔,并且在由主燃烧器头部包围的空间内配置有与第2混合管相连接的筒状的副燃烧器头部,在副燃烧器头部的外周上设有副燃烧器火焰孔,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燃烧器头部的内周上设有第2主燃烧器火焰孔,副燃烧器火焰孔被设置为使该副燃烧器火焰孔的上端位于与第2主燃烧器火焰孔的下端相等高度或比第2主燃烧器火焰孔的下端低的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内株式会社,未经林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7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