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透镜单元以及摄像机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7282.7 | 申请日: | 200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8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中西正贵;皆川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9/10;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敬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透镜 单元 以及 摄像机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透镜单元以及摄像机模块,尤其涉及由两枚摄像透镜构成 的摄像透镜单元以及具有该摄像透镜单元的摄像机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直推进着摄像元件的小型化。另外,伴随着摄像元件的小型化, 还推进了摄像设备的小型化。并且,为了实现摄像机模块的小型化,希望研发 由两枚摄像透镜构成的摄像透镜单元。但是,使用了该摄像透镜单元的场合, 很难拍摄高画像质量的影像。
为了拍摄更好画像质量的影像,期望光线以相对摄像元件接近于垂直的角 度入射。要使光线相对摄像元件接近于垂直的角度入射,通常有必需较长地取 得后焦距。但是,如果加长后焦距,则光学长度变长。另一方面,为了实现摄 像设备的小型化,必需缩短光学长度。因此,很难实现缩短光学长度实现摄像 设备的小型化,并且使入射到摄像元件的光线的角度为相对摄像面接近于垂直 的角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21685号公报)记载了通过调整第一透镜 相对整个光学系统焦距的焦距,从而实现摄像设备的小型化的技术。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由于后焦距变短,所以导致入射到摄 像面的光线的角度成为比垂直较大的角度,因此无法拍摄高画像质量的影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缩短光学长度并可实 现高画像质量的摄像的摄像透镜单元以及摄像机模块。
涉及本发明的摄像透镜单元是从物体一侧具有可变光阑、第一透镜、以及 配置在上述第一透镜的成像一侧的第二透镜的摄像透镜单元,其中,上述第一 透镜是向物体一侧凸的正凹凸透镜,至少一个面形成为非球面形状,上述第二 透镜是向成像一侧凸的凹凸透镜,至少一个面形成为非球面形状,在上述第二 透镜的有效直径内,与上述第二透镜的成像一侧面相接的切线和光轴的法线所 成角的角度的最大值为65度以上90度以下。
在本发明中,在第二透镜的有效直径内,以与上述第二透镜的成像一侧面 相接的切线和光轴的法线所成角的角度的最大值为65度以上90度以下的方式 形成第二透镜的成像一侧的面形状,所以从该第二透镜射出的光线的射出角变 小。由此,能够减小从第二透镜射出来的光线的传感器入射角。即、能够使送 入到摄像元件的光线的角度为相对摄像元件接近于垂直的角度。另外,由于由 两枚透镜构成,所以能够缩短光学长度。因此,能够缩短光学长度的同时可实 现高画像质量的摄像。
这里,出射角是指从第二透镜射出的光线和光轴所成的角。另外,传感器 入射角是指入射到摄像元件的对角的主光线的入射角。
另外,期望上述第二透镜具有负焦度。
由此,射出光瞳位置更远离摄像面,所以能够使入射到摄像元件的光线的 角度更垂直。因而能够得到良好的影像。
再有,在将上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设为d1、将上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 度设为d2的场合,期望满足以下数学式(1):
1.6<d2/d1<3 ......(1)。
由此,能够缩短光学长度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入射到摄像元件的光线 的光线高度。另外,能够使第一透镜的厚度为成形上的适宜厚度。
再有,在将上述第一透镜的物体一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11、将上述第 二透镜的成像一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12的场合,满足以下数学式(2):
-5<(R11+R12)/(R11-R12)<-2 ......(2)。
由此,能够取得第一透镜上的像面弯曲及像散、和畸变像差的平衡。
涉及本发明的摄像机模块具有上述摄像透镜单元。由此,能够缩短光学长 度的同时能够拍摄高画像质量的影像。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缩短光学长度的同时可实现高画像质量的摄像。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机模块的一例。
图2是说明通过切线角为60度的透镜面的光线的图。
图3是说明通过切线角为80度的透镜面的光线的图。
图4是说明透镜的中心厚度和从该透镜射出的光线的光线高度的图。
图5是模式地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摄像机模块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72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烧水蒸煮组合器具
- 下一篇:形成导体图案用墨水、导体图案以及配线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