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辆的车顶架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77492.6 | 申请日: | 200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5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托尔斯滕·格哈特;约翰·K·哈丁;斯蒂芬·大卫·弗莱明;丹尼·爱德华·史坦斯比;艾丽西娅·阿吉斯;威廉·法雷利;伊恩·萨瑟兰德·赖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9/045 | 分类号: | B60R9/045;B62D25/07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衷诚宣 |
地址: | 美国密执***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辆 车顶 | ||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1)的可收起车顶架(10,110),其包含跨车辆(1)延 伸并枢轴连接到车辆(1)的车顶(5)以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移动的伸长型承 载部件(13,113),及选择性地将伸长型承载部件(13,113)保持在展开位置的闭 锁机构(20,120),其中伸长型承载部件(13,113)的横梁部(15,115)隔开在 车辆(1)的车顶(5)上方,其特征在于,横梁部(15,115)的宽度(w)大于横梁 部(15,115)的厚度(t)且通过伸长型承载部件(13,113)从收起位置到展开位 置的移动重新定向横梁部(15,115)以便增加横梁部(15,115)的垂直抗弯曲性能; 其中所述伸长型承载部件(13,113)包含横梁部(15,115)和两个端部(16,116), 每个端部紧固到横梁部(15,115)的一端,且提供两个支撑件(14,114),每个支 撑件可以通过相应的闭锁机构(20,120)锁定到两个端部(16,116)中相应的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起车顶架,其特征在于,当伸长型承载部件(13, 113)处于展开位置时,可以定向横梁部(15,115)以使横梁部(15,115)的宽度 (w)垂直设置,当伸长型承载部件(13,113)处于收起位置时,可以定向横梁部(15, 115)以使横梁部(15,115)的厚度(t)垂直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起车顶架,其特征在于,两个闭锁机构(20,120) 链接到一起以便协同工作,以有助于从车顶架(10,110)的一端释放两个闭锁机构 (20,12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起车顶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件(14,114)通 过控制连杆(25,125)连接到相应的端部(16,116),控制连杆(25,125)用于 在车顶架(10,110)在其展开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来回移动时控制伸长型承载部件 (13,113)和支撑件(14,114)的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收起车顶架,其特征在于,控制连杆(25)在每一端 具有相应的U型端部,每个U型端部具有枢轴连接到相应的端部(16)的第一臂和枢 轴连接到车顶架(10)的同一端上相应的支撑件(14)的第二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收起车顶架,其特征在于,在释放闭锁机构(20,120) 时,每个控制连杆(25,125)与相应的端部(16,116)、相应的支撑件(14,114) 和相应的基板(11,111)组合形成四连杆机构。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收起车顶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控制 连杆(125)具有形成与其连接的相应的闩锁机构(128)的一部分的掣子(126), 且控制连杆(125)可以横向移动以使掣子(126)与相应的支撑件(114)的壁中的 孔(117)分离从而释放闭锁机构(12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收起车顶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控制连杆(125)在一 端紧固到用于连接两个闭锁机构(120)的杆件(123)并在相对端枢轴连接到两个支 撑件(114)中的一个,其中车辆(1)的用户使杆件(123)产生的纵向位移可用于 同时释放两个闭锁机构(120)且杆件(123)的旋转运动有助于车顶架(110)的折 叠。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起车顶架,其特征在于,车顶架(10,110)设置为 可以折叠以使伸长型承载部件(13,113)的端部(16,116)折叠到支撑件上(14, 114)而不增加收起的车顶架(10,110)的堆叠高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起车顶架,其特征在于,每个端部(116)在横截 面中为U型并界定出当车顶架(110)处于收起状态时在其中收起相应的支撑件(114) 的内部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74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系系统中发动机的操作方法
- 下一篇:车辆座椅的锁定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