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装置的冷却板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8893.3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3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青木研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473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装置 板结 | ||
1.冷却装置(14)的冷却板结构(20),该冷却装置用于冷却多个发 热体(12a),其特征在于,具有冷却板(16)和至少1个冷媒循环路(18), 上述冷却板(16)具有优良的热传导性并且具有热连接有多个发热体的外 表面,上述至少1个冷媒循环路(18)具有优良的热传导性并且包含露出 于冷却板外表面的冷媒导入口(18a)和冷媒排出口(18b),并在冷却板中 从冷媒导入口延伸到冷媒排出口,
上述冷却装置(14)的冷却板结构(20)为,
露出于冷却板(16)的外表面的冷媒循环路(18)的冷媒导入口(18a) 和冷媒排出口(18b)相互并列配置,
上述冷媒循环路(18)包含流入侧部分(18d)和流出侧部分(18e), 上述流入侧部分(18d)在冷却板(16)中从冷媒导入口(18a)延伸到冷 媒导入口(18a)和冷媒排出口(18b)之间的中间位置(18c),上述流出 侧部分(18e)以从中间位置(18c)到冷媒排出口(18b)与流入侧部分(18d) 分离的状态,沿着流入侧部分(18d)延伸出来;而且,
在冷却板(16)的外表面,在与冷媒循环路(18)的流入侧部分(18d) 和流出侧部分(18e)相对应的流入侧对应部位和流出侧对应部位之间所配 置的中间部位,沿着冷媒循环路(18)排列有多个发热体(12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的冷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冷却板 (16)中,冷媒循环路(18)的流入侧部分(18d)和流出侧部分(18e) 相互平行地至少弯曲一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的冷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冷却板 (16)中,冷媒循环路(18)的流入侧部分(18d)和流出侧部分(18e) 相互平行地弯曲多次而在冷却板(16)中蛇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的冷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冷却板 (16)的外表面包含一对平面部(16a、16b),该一对平面部(16a、16b) 相互朝向正相反的方向,
一对平面部(16a、16b)中的一方,流入侧对应部位、流出侧对应部 位、以及中间部位一体地凹陷而提供有凹部(24),
在上述凹部(24)中,配置冷媒循环路(18)的流入侧部分(18d)、 流出侧部分(18e)、以及中间位置(18c),另外,热传导性优良的盖(26) 被配置成覆盖冷媒循环路(18)的流入侧部分(18d)、流出侧部分(18e)、 以及中间位置(18c),而且,
规定有上述凹部(24)的凹部表面部位,与冷媒循环路(18)的流入 侧部分(18d)、流出侧部分(18e)、以及中间位置(18c)被相互热连接, 并与上述盖(26)被相互热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装置的冷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热 连接通过摩擦扩散连接而进行。
6.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的冷却板结构, 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发热体(12a)包含于发送含信息的电波的发送机的 电路(12)中,并通过供电而发热,另外,
散热器(22)与上述冷媒循环路(18)的冷媒导入口(18a)和冷媒排 出口(18b)相连接,散热器(22)放出来自由冷媒排出口(18b)排出的 冷媒的热,并将放热后的冷媒供给到冷媒导入口(18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889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酸再生预浓缩器液位高度测量方法
- 下一篇:亲水性氟碳金属漆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