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罩盖的冲击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79082.5 | 申请日: | 200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0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朴祐澈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34 | 分类号: | B60R2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 伟;王锦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冲击 吸收 装置 | ||
1.一种安装在车辆罩盖的前缘从而保护行人的冲击吸收装置,包 括:
固定构件,其被固定到在车辆罩盖下方的机体架上并且具有形成 在其前端的导向部分;
缓冲构件,其安装到导向部分的顶面上并且具有规定抗扭刚度, 该缓冲构件的中心部分具有初始的朝向车辆罩盖的凸形形状;
第一支承件,其设置在缓冲构件的中心部分中从而在车辆罩盖的 冲击期间与车辆罩盖的前缘接合;
至少一个第二支承件,其固定到缓冲构件的远端从而在车辆罩盖 的冲击期间支承车辆罩盖的前缘;以及
导向构件,其安装到缓冲构件的顶面并且可滑动地支承第一和第 二支承件,
其中所述第一支承件的前端比所述第二支承件的前端更邻接车辆 罩盖的前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装置,其中凹形圆表面形成在导 向部分的顶面上从而允许缓冲构件在车辆罩盖冲击时弯曲成凹形形 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支承件大 体上彼此平行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吸收装置,其中第一支承件的纵轴大 体上与前缘的法向矢量平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支承件在 其前端具有支承部分以增加支承区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吸收装置,其中第一支承件在其后端 具有突起以限制第一支承件在预定距离中的移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吸收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支承部分 可移动地插入并且固定到形成在第一和第二支承件的前端的接收槽 中,并且弹性构件插入到接收槽中从而弹性地支承支承部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击吸收装置,其中弹性构件是弹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装置,其中缓冲构件是板簧。
10.一种安装在车辆罩盖的前缘从而保护行人的冲击吸收装置, 包括:
固定构件,其被固定到在车辆罩盖内部的机体架上并且具有形成 在其前端的导向部分;
缓冲构件,其安装到导向部分的顶面上并且具有规定抗扭刚度, 该缓冲构件的中心部分以凸形形状向车辆罩盖弯曲;
第一支承件,其设置在缓冲构件的中心部分中从而在冲击期间支 承车辆罩盖的前缘;
至少一个第二支承件,其固定到缓冲构件的远端从而在冲击期间 支承车辆罩盖的前缘;以及
导向构件,其安装到缓冲构件的顶面并且可滑动地支承第一和第 二支承件;
其中凹形圆表面形成在导向部分的顶面上从而在车辆冲击时允许 缓冲构件以凹形形状弯曲,第一支承件的前端比第二支承件的前端更 邻接车辆罩盖的前缘,并且第一和第二支承件在其前端具有支承部分 以增加支承区域。
11.一种客车,其包括安装在车辆罩盖的前缘处的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冲击吸收装置。
12.一种客车,其包括安装在车辆罩盖的前缘处的如权利要求10 所述的冲击吸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90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