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投装置和多显示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9144.2 | 申请日: | 2008-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8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森川宏之;山口岳夫;小野智嗣;安东康;关根圣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9/31 | 分类号: | H04N9/31;G03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 宁;张华辉 |
地址: | 日本东京品***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显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投(rear projector)装置和通过组合有多个这些背投装置而构成一个大显示画面的多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最近,在交通管制中心(traffic control center)等处,使用有用以显示交通状况的大画面监视器(monitor),此种大画面监视器中,使用有组合着多个背面投影型背投装置的多显示系统。
背投装置,将从光源射出的光依次投影到RGB(红色、绿色、蓝色)透过式彩色滤光片(transmissive color filter)上,而获得RGB(红色、绿色、蓝色)各色光,并且使用数字微镜元件(Digital Micro mirror Device,DMD)以像素单位使这些各色光反射到屏幕(screen)上,由此形成彩色图像,因此,可组合多个此种背投装置来构成一个大画面多显示(Multi-Display)的多显示系统。
然而,当组合多个此种背投装置而构成一个大画面时,有时会因用于各背投装置的光源或光学零件的个体差异,而出现由各背投装置所形成的彩色图像的亮度(brightness)或颜色不一致的情况。也就是,当各背投装置中的光源亮度或彩色滤光片等光学零件的透过率中存在偏差(difference)时,每个背投装置的画面亮度或颜色有时会产生不同,而当利用这些背投装置来构成一个画面时,会存在整个图像极其难以看清的问题。
因此,以前,如日本专利特开2004-343581号公报所揭示,考虑有使用如下方法:在分配在主(master)装置与从(slave)装置上的多个背投装置的各自中,利用DMD的离开(OFF)方向的反射光,使来自光源的入射光反射到亮度传感器(brightness sensor)侧而非屏幕侧,并对亮度进行检测,将这些亮度信息汇集在主装置侧的背投装置中来对亮度的调整量进行运算,并根据此调整量来对主装置侧和从装置侧的背投装置中的显示画面进行亮度调整。根据此方法,无须中断装置的运行,便可在每个固定周期内自动地对光源的灯(lamp)的经时变化进行修正。
发明内容
然而,此种专利文献1的方法是利用DMD的离开方向的反射光来获取亮度信息,所以并未与投影到屏幕上的光相对应,而且,离开方向的反射光会因投影到屏幕上的图像而导致亮度产生变化,从而存在难以对高精度的亮度信息进行检测,且无法准确地对各背投装置中的显示画面进行亮度调整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高精度地进行画面调整的背投装置和多显示系统。
第一发明所述的发明是一种背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多个滤光片,至少具有红色(R)、绿色(G)、蓝色(B)这样的各种颜色,使来自所述光源的光透过,并依次射出各色光;光调制单元,利用图像信号来对由所述多个滤光片射出的所述各色光进行调制;屏幕,使经所述光调制单元调制的所述各色光进行投影;第一光检测单元,对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的漏光进行检测;运算处理单元,根据由第一光检测单元检测的亮度信息,来运算出与对投影到所述屏幕上的光进行检测而得的亮度信息等价的亮度信息;以及亮度调整单元,根据经所述运算处理单元运算出的亮度信息,对所述屏幕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
运算处理单元具有相关方程式(correlation equation),所述相关方程式表示由第一光检测单元检测的亮度信息和利用对投影到屏幕上的光进行检测的第二光检测单元所检测出的亮度信息之间的关系,且通过由第一光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亮度信息,并根据相关方程式,对与第二光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亮度信息等价的亮度信息进行运算。
第一光检测单元配置在所述多个滤光片与所述光调制单元之间的光路侧边。
多个滤光片更包括使来自所述光源的光透过且射出白色(W)光的白色滤光片,这些多个滤光片沿着可旋转的圆板状转轮的圆周方向而配置,第一光检测单元利用所述圆板状转轮的旋转,对来自白色滤光片的透过光位于来自光源之光的光路上时的漏光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91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