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通信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9431.3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1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新田大介;富田哲生;熊谷智宪;渡边聪;小林一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88/12 | 分类号: | H04W88/12;H04W8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这里讨论的发明涉及具有基站和基站控制装置的移动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W-CDMA(宽带码分多址系统)型移动通信系统的普及如此显著, 以致于W-CDMA型移动通信系统的人口覆盖率接近100%。另一方面, 对于室内应用,W-CDMA型移动通信系统的覆盖率仍然不高。这是因为 无线电波从室外进入室内并不容易,并且针对室内应用安装和运营基站 的成本较高。
在这种环境中,近年来已可获得比常规基站小的被称为“毫微微蜂 窝式基站(femto cell)”的基站(BTS:基本收发机站)。设想这种微缩基 站(后文中称为微缩BTS装置)将用于家庭或办公室中,并且支持 W-CDMA,使约4个用户能够同时通信,而且并不昂贵。
通过将这种微缩BTS装置安装在常规基站不能完全覆盖的摩天大楼 和地下设施中,可以在不增加运营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室内覆盖率。
然而,对于图1中的相关技术描绘的普通移动通信系统来说,为了 控制基站,需要通过连接到核心网CN的基站控制装置(RNC:无线电 网络控制器,后文中称为“RNC装置”)1来容纳基站BTS#1、#2、…… #n。然而,一个RNC装置1可以控制的基站BTS#1、#2、……#n的数 目受限,该数目大致为几百个。
首先,公知技术为日本特开No.4-337997中公开的发明。
日本特开No.4-337997中公开的发明为使用毫微微蜂窝式基站的通 信系统。然而,对于毫微微蜂窝式基站的连接,仅涉及RNC装置和基站 之间的连接。
另一公知技术为日本特开No.2004-179981中公开的发明。根据该发 明,相邻移动终端形成一组,其中多个移动终端如同它们是一个伪终端 一样地发送和接收语音和分组。然而,该技术使移动终端“表现”为网 络侧的一个终端,并且在该发明的公开中,未提及如何管理基站。
因此,需要新的容纳方法来容纳许多(例如几千个)微缩BTS装置。
发明内容
鉴于上面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 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和基站控制装置,并且具有:分别容纳多个移 动终端的多个基站;多个第一基站控制装置,所述多个第一基站控制装 置分别容纳上述多个基站中的预定数目的基站;以及容纳所述多个第一 基站控制装置的第二基站控制装置。为了支持识别移动终端的信息,所 述多个第一基站控制装置中的每一个还具有存储关于移动终端所从属的 基站的识别信息的移动终端数据库,和存储所述基站的地址的站数据库。
所述多个基站为微缩基站,所述多个第一基站控制装置为微缩基站 控制装置,并且所述第二基站控制装置连接到核心网。
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后面的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解释 性的,且不构成对所要求保护的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部分在下面的说明中加以 阐述,并且部分地根据该说明而显见,或者可以通过对本发明的实践来 获知。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具体指出的单元及组合,可以实现并获得本 发明的这些目的和优点。
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后面的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解释 性的,且不构成对所要求保护的发明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普通移动通信系统;
图2是示出移动通信系统的实施方式的图;
图3A示出RNC装置1和微缩BTS控制装置2之间的连接;
图3B示出微缩BTS控制装置2和微缩BTS装置3之间的连接;
图4A是示出在(1)从移动终端10的传送和其他呼叫控制处理中各 装置间的顺序示例的图,并且示出从移动终端10到RNC装置1的信号 流;
图4B是示出在(1)从RNC装置1到移动终端10的传送和其他呼 叫控制处理中各装置间的顺序示例的图;
图5示出作为待发送信号的MAC数据PDU的头部格式的示例;
图6示出如图5所示的根据逻辑信道和传送信道的类型而使用的六 种类型的MAC数据PDU头部格式的表格;
图7示出图5中的头部的组成元素及其用途的对应关系;
图8是示出指定移动终端10的信息和MAC数据PDU中指定移动终 端的信息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9是移动终端数据库240的记录格式的示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94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