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轮机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9490.0 | 申请日: | 200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7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沃伦·格雷戈里·斯穆克;安娜伊克·万·伯格尔特;里克·维布艾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森传动系统国际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00 | 分类号: | F03D1/00;F03D11/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车 文;张建涛 |
地址: | 比利时*** | 国省代码: | 比利时;B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轮 驱动 装置 | ||
1.风轮机驱动装置(1),所述风轮机驱动装置由具有转子轴(3)的转 子(2)和具有行星齿轮单元(12)的变速箱(8)形成,所述行星齿轮单元连 接到所述转子轴(3),其中所述变速箱(8)由所述转子轴(3)的远端支撑, 并且
通过直接转子轴承布置或者通过间接转子轴承布置、相对于机舱 (4)轴承安装所述转子轴(3),其中,在所述直接转子轴承布置中,所述 转子轴(3)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被直接支撑到所述机舱(4);而在所 述间接转子轴承布置中,所述转子轴(3)通过第一轴承(5)直接支撑到 所述机舱(4)并且通过第二轴承(6、22)间接支撑到所述机舱(4),所述 第二轴承是所述变速箱(8)的一部分;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箱(8)设有反作用臂(21),所述变速箱(8)相对于所述机舱 (4)几乎仅通过所述反作用臂(21)支撑,以便跨接需要使所述行星齿轮单 元(12)起作用的反作用力,使得在所述行星齿轮单元(12)工作的同时, 所述反作用臂(21)把绕所述转子轴(3)的反作用扭矩从所述变速箱(8)传 递到所述机舱(4),以便防止所述变速箱(8)与所述转子轴(3)一起旋转, 并且
所述行星齿轮单元(12)的行星架(13)至多通过一个行星架轴承(22、 23)来轴承安装在所述变速箱(8)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轮机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 行星架轴承(23)布置为输出轴承,由此特别使所述行星齿轮单元(12)的 行星轮(16)在轴向上位于所述行星架轴承(23)与所述转子轴(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轮机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 行星架轴承(22)布置为输入轴承,由此特别使所述行星架轴承(22)在轴 向上位于所述行星齿轮单元(12)的行星轮(16)与所述转子轴(3)之间。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风轮机驱动装置(1),其特征 在于:所述变速箱(8)的所述行星架(13)设有附加支撑件(24、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轮机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 附加支撑件是轴承滚柱、支撑滚柱或凸轮滚柱(24),所述轴承滚柱、支 撑滚柱或凸轮滚柱相对于所述变速箱(8)以旋转方式附加地支撑所述行 星架(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轮机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 轴承滚柱、支撑滚柱或凸轮滚柱(24)设有弹性元件(2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轮机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 附加支撑件是弹性系统(26),所述弹性系统相对于所述机舱(4)附加地支 撑所述变速箱(8)。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轮机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 附加支撑件(24、26)是出口支撑件,由此行星轮(16)在轴向上位于所述 附加支撑件的施加点与所述转子轴(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轮机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 附加支撑件(24、26)是入口支撑件,由此所述附加支撑件(24、26)的施 加点在轴向上位于所述行星齿轮单元(12)的行星轮(16)与所述转子轴(3) 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轮机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 述反作用臂(21)布置在所述行星架轴承(22、23)附近,由此特别使所述 行星架轴承(22、23)相对于所述反作用臂(21)的力矩臂(A、B)小于所述 附加支撑件(24、26)相对于所述反作用臂(21)的力矩臂(B、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森传动系统国际公司,未经汉森传动系统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94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