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尘输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9889.9 | 申请日: | 2008-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7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苏学忠;朱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利佳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45/00 | 分类号: | C10B45/00;B08B15/04;B01D51/00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32209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2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尘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焦炉的消烟除尘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在消烟除尘设备中的烟尘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焦化厂在炼焦的装煤和出焦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易燃易爆高温烟尘,为了确保环保达标及安全生产,必须要对此烟尘进行收集处理。由于炼焦炉是由很多单独的炭化室组成,所以为了保证每个炭化室的除尘,必须在焦炉上铺设烟尘输送管道,在烟尘输送管道上设置有很多的与炭化室相互对应的对接口,在每个对接口的端部都设置有翻板阀。因此在收集烟尘时,首先要完成对位操作,当烟尘收集车移至需要收集烟尘的炭化室所在位置时,首先将翻板阀打开,然后将烟尘收集车上的出尘管道与烟尘输送管道上的对接口实现对接。除尘完成以后,到下一个炭化室收集烟尘时就需要进行下一次对接,操作过程十分麻烦,而且对接口面及翻板阀面之间的密封由于高温烟尘的影响,密封条的寿命很短,因此,很多情况下就直接采用金属法兰面密封方式,但是,这种密封方式又很容易产生烟尘泄漏现象,在吸尘量一定的情况下,就会增加地面除尘系统所需的风量,增加能耗,同时烟尘输送管道中输送的易燃易爆高温烟尘通常在200℃左右,容易发生爆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的烟尘输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烟尘输送装置,包括:烟尘输送管道和设置在烟尘收集车上的出尘管道,在所述的烟尘输送管道的底部设置有开口,烟尘输送管道的外侧边沿与盛水槽的一边相连接,盛水槽中设置有水并且水位液面高于烟尘输送管道内侧边沿,在出尘管道的出尘口上设置有与盛水槽形状相互配合的弯头,弯头穿过盛水槽中的水后伸入到烟尘输送管道中。
本发明的优点是:这种结构的烟尘输送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密封效果好,不会发生烟尘泄漏现象,大大降低地面除尘系统所需的风量,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同时,盛水槽中的水还可以对管道中的易燃易爆高温烟尘进行迅速降温,防止因为烟尘的温度过高发生爆炸,水很容易排出,不会损坏管道。
附图说明
图1为装有本发明烟尘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烟尘输送管道,11、烟尘输送管道的外侧边沿,12、烟尘输送管道的内侧边沿,2、出尘管道,21、出尘口,3、盛水槽,4、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一下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图2所示,烟尘输送装置,包括:烟尘输送管道1和设置在烟尘收集车上的出尘管道2,在所述的烟尘输送管道1的底部设置有开口,烟尘输送管道1的外侧边沿11与盛水槽3的一边相连接,盛水槽3中设置有水4并且水位液面高于烟尘输送管道1内侧边沿12,在出尘管道2的出尘口21上设置有与盛水槽3形状相互配合的弯头,弯头穿过盛水槽3中的水后伸入到烟尘输送管道1中。
下面描述一下烟尘输送装置的工作过程,首先,使烟尘收集车与设置在炭化室上方的出烟口实现对接,使炭化室内的烟尘进入到烟尘收集车中,然后经过烟尘收集车上的出尘管道2输送进入到烟尘输送管道1中,经烟尘输送管道1输送到与其相连接的地面除尘装置上进行除尘操作。如图1、图2所示,由于这种结构的烟尘输送装置上设置有盛水槽3,在盛水槽3中设置有水4,水4可以对烟尘输送管道1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在烟尘收集车将烟尘输送到烟尘输送管道1的过程中不需要重复对接,烟尘收集车移动时,出尘管道2在盛水槽3中滑动,时刻保持与烟尘输送管道1之间密封连接,同时,盛水槽3中的水4还可以对管道中的易燃易爆高温烟尘进行迅速降温,防止因为烟尘的温度过高发生爆炸,水4很容易排出,不会损坏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利佳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利佳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98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板显示器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甘油的精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