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0540.7 | 申请日: | 2008-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0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吕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02 | 分类号: | H04W76/02;H04W76/06;H04W36/18;H04W2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入 网络 an 会话 迁移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1 x Evdo系统中AT(Access Terminal,接入终端)在初始接入的时候首先建立HRPD(High Rate Packet Data,高速分组数据业务)会话,AT和AN(AccessNetwork,接入网络)通过配置协商过程保证AT和AN使用相同的会话信息。当AT在AN间移动的时候,会话也会在AN间迁移,在Dormant(休眠)切换时通过A13接口进行会话迁移,在连接态硬切换时通过A16接口进行会话迁移。
会话信息通常由配置属性和会话的公共参数组成,用于控制DOA(DORev.A,DO版本A)中各种各样的功能。AT和AN间的会话信息必须保持一致,保证AT和AN使用同样参数和功能。对于不同的A口协议版本,所支持的会话信息也不尽相同。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AN间会话迁移时,若源侧AN和目标侧AN协议版本不一致,则目标侧AN处理源侧AN传递过来的会话信息时会有无法识别的会话信息,导致会话迁移失败。如果是A13接口在Dormant切换失败,会话重建,用户需用重新拨号;如果是激活态A16接口切换失败,用户可能掉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和设备,用于保证接入网络AN间会话的成功迁移。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包括:
将本端AN与对端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调整为一致;
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迁移到所述对端AN。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包括:
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中包括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对端AN能够识别的会话信息;
将所述会话迁移到所述对端AN。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入设备,包括:
会话信息调整单元,用于将本端AN与对端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调整为一致;
会话迁移单元,用于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迁移到所述对端AN。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入设备,包括:
会话信息协商单元,用于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中包括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对端AN能够识别的会话信息;
会话迁移单元,用于将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迁移到所述对端A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将会话迁移涉及的不同接入网络AN间支持的会话信息保持一致、或通过将接入终端AT与本端AN建立的会话中包括的会话信息协商为对端AN能够识别的会话信息,保证了会话的成功迁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AN间Dormant态切换的会话迁移流程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AN间连接态硬切换会话迁移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接入网络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两个AN间协商支持的A接口协议版本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AN间的会话迁移方法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接入设备的会话信息调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接入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接入设备的会话信息协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接入设备的会话信息协商单元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接入设备的会话信息协商单元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05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即食豆腐脑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治疗出血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