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烧器用全自动安全长明灯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0702.7 | 申请日: | 200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3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易峰;蒲孜;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46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10007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器用 全自动 安全 长明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烧器安全保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燃烧器用全自动长明灯。
背景技术
长明灯广泛用于加热炉的燃烧器,是保证加热炉设备安全和维持燃烧器 稳定连续燃烧的重要配件之一。长明灯多用于加热炉燃烧器,而绝大多数加 热炉都使用在石油、石化行业,对防火、防爆等都有严格要求,这对长明灯 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有很高要求。
通常燃烧器配套的长明灯多为手动操作,点火采用手动电点火或火把点 火的较多,点火过程中存在加热炉设备外有明火操作的安全隐患,近些年来 也有了与长明灯配套点火装置,避免了炉外明火操作。
现有的的长明灯多为燃气引射助燃风的方式,一般的结构为燃气喷嘴与 空气进入口配合,通过燃气将空气引射进长明灯燃气上升管,在燃气上升管 头部通过稳焰筒维持火焰稳定燃烧,这样,在燃气引射空气处,因引射进口 外部空间大,溢出的燃气迅速扩散,存在燃气泄漏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大风 天气时,燃气泄漏现象比较常见,导致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
现有的长明灯在使用中依靠人工观察,人工观察的疏漏使长明灯意外熄 灭难以及时发现。长明灯作为燃烧器的安全保证设备,在明火加热炉运行过 程中如果长明灯熄灭不能及时处理,对于长时间连续工作的工业加热炉设备, 有可能出现加热炉爆燃甚至爆炸的严重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性强、安全性能好的燃烧器用全自动长 明灯。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燃烧器用全自动长明灯,包括与点火装置相 连的点火电极,还包括上升管,上升管与点火电极并排布置,在点火电极和 上升管的上端外侧设有稳焰筒,上升管的下端设有三通连接块,沿着上升管 轴线设有电离火检电极,上升管的上端设有燃气烧嘴,燃气烧嘴的上端高于 点火电极的上端,燃气烧嘴上设有侧孔,电离火检电极的下端从三通连接块 中伸出,电离火检电极的上端从燃气烧嘴的上端伸出;在三通连接块的斜下 方还设有喷嘴引射器,喷嘴引射器包括引射筒、锁紧螺母、调风筒和调风螺 母;在三通连接块内设有倾斜通道,该倾斜通道与引射筒相连接,引射筒侧 面开有通孔,引射筒上端部的截面外形为圆形,引射筒下端部的截面外形为 六角形,在引射筒的通孔的下方连接有燃气喷嘴,在燃气喷嘴外圈设有锁紧 螺母;在引射筒的下部外侧套有调风筒,调风筒与引射筒之间设有缝隙,缝 隙与通孔相通,在燃气喷嘴上位于调风筒的下方还设有调风螺母。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1)本发明设有喷嘴引射器,从通孔溢出的燃 气,被限制在调风筒与引射筒的缝隙里,迅速被引射筒内的负压带回,避免 了燃气的泄漏,提高了安全性。(2)本发明采用了直接接触长明灯火焰的电 离火检电极,避免长明灯意外熄灭难以及时发现,提高了安全性。(3)通过 调风螺母可以控制进入本发明的助燃风与燃气的配比,使本发明可以适应天 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多种长明灯燃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燃烧器用全自动长明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R处全自动长明灯头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P处喷嘴引射器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3的A-A向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燃烧器用全自动长明灯的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中:1点火电极,2电离火检电极,3三通连接块,4法兰,5上升管, 6稳焰筒,7燃气烧嘴,8引射筒,9密封垫,10调风筒,11锁紧螺母,12 调风螺母,13燃气喷嘴,14倾斜通道,15金属软管,16电磁阀,17燃气管 道,18点火变压器,19防爆控制箱,20火焰信号传输电缆,21点火按钮, 22火焰指示灯,23电源指示灯,24变压器开关,25电源开关,26通孔,27 圆形部分,28六角形部分,29缝隙,30固定螺钉,31侧孔,32喷嘴引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公司,未经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07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