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方向盘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0736.6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4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崔沧茂;卢炳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1/04 | 分类号: | B62D1/04;B60R2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向盘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8年4月10日提交的韩国申请第 10-2008-0033140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处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合并 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方向盘,其当用于驾驶员的安全气囊模块安 装在方向盘上时在轮辐(spoke)与安全气囊罩之间保持尽可能小的间 隙。
背景技术
通常,驾驶员直接操作方向盘1以使车辆转向。如图1中所示, 方向盘包括:形成在外周部的轮缘10;形成在中央部的轮毂20;以及 连接轮毂20与轮缘10的多个轮辐30。
喇叭操作装置和用于驾驶员的安全气囊模块安装在轮毂20上。用 于驾驶员的安全气囊模块,用装配于轮毂20上的安全气囊罩40加以 覆盖,以不暴露于外部。
同时,如图2中所示,由于安全气囊罩40的组装结构的特点,在 轮辐30与安全气囊罩40之间形成预定间隙G1。
考虑到外观,间隙G1优选为尽可能小。如图3中所示,在轮辐 30完全制造之后,现有技术中的方向盘1的间隙增加,使得外观质量 恶化。因此,存在顾客抱怨增加这一问题。
即,如图2中所示,方向盘1的每个轮辐30包括:支架(armature) 部件31,其连接轮缘10与轮毂20,并且用作框架;中间结构32,其 重叠并且装配于支架部件31之上;以及罩33,其围绕中间结构32, 并且装配于中间结构32上。
支架部件31由镁制成,并且罩33由皮革制成。
此外,中间结构32包括:第一中间部件321,其由聚氨脂制成, 并且重叠且装配于支架部件31上;以及第二中间部件322,其由泡沫 聚苯乙烯制成,并且重叠且装配于第一中间部件321上。
在这种情形中,第一中间部件321是硬的,并且第二中间部件322 是软的。
在轮辐30用上述结构完全组装之后,方向盘1经受热鼓风处理, 该热鼓风处理为后处理并且去除罩33的褶皱。
为了去除罩33的褶皱,在热鼓风处理中,将温度处于70至80℃ 范围之内的热空气施加于轮辐30上一段预定时间。
然而,如图3中所示,在方向盘1经受如上所述的热鼓风处理之 后,罩33变长,并且面向安全气囊罩40的、软的第二中间部件322 的边缘变形。
结果,在轮辐30与安全气囊罩40之间所形成的间隙,从当未执 行热鼓风处理时的间隙G1(见图2),增加至在执行了热鼓风处理之后 的间隙G2(见图3)。因此,存在外观质量恶化和顾客抱怨增加这一问 题。
为防止这种问题,已经提出了下列结构。即,如图4中所示,突 出部321a与第一中间部件整体成形,以便从面向安全气囊罩40的第 一中间部件321的一端向上突出,并且,第二中间部件装配于第一中 间部件321上,使得第二中间部件322的一端与突出部321a接触。
提出了图4的结构以防止软的第二中间部件322的边缘由于热鼓 风处理而变形。当具有图4结构的方向盘1由于热鼓风处理而如图5 所示变形时,与现有技术中的图3的间隙G2相比,在轮辐30与安全 气囊罩40之间所形成的间隙G3由于硬的第一中间部件321而显著减 小。然而,存在间隙G3仍然比当未执行热鼓风处理时的图4的间隙 G1大这一问题。
即,即使由硬的聚氨脂制成,第一中间部件321在热鼓风处理期 间也由于由皮革所制成的罩33的收缩而变形。因此,如果在热鼓风处 理期间将热施加于第一中间部件上,面向安全气囊40的第一中间部件 的边缘变形。因此,在轮辐30与安全气囊40之间所形成的间隙,在 热鼓风处理之后与在热鼓风处理之前相比变大。
在该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 术的理解,且不应该被认为是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这些信息构成本 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车用方向盘,其包括加强部件, 该加强部件的外形不由于热而发生改变,使得在轮辐与安全气囊罩之 间所形成的间隙能够一直保持尽可能的小,而与方向盘的热鼓风处理 无关,因而改善了车辆的外观质量和可销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07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互感器现场校验车
- 下一篇:厚壁内孔磁粉探伤磁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