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呼叫切换方法和系统以及呼叫响应方法及多模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0831.6 | 申请日: | 2008-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9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周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6 | 分类号: | H04W88/06;H04W4/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洪;霍育栋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叫 切换 方法 系统 以及 响应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3G(3rd Generation,第三代数字通信)业务中电路交换域(CS,Circuit Switch)中呼叫切换方法、系统以及呼叫响应方法及多模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双模双待及多模终端问世。目前已有的双模双待手机种类越来越多,例如:GSM(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讯系统)/PHS(Personal Handy-phoneSystem,个人手机系统),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GSM,TD SCDMA(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GSM,W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Access,宽带码分多址)/GSM等。例如,双模手机中有两个移动卡(移动卡一和移动卡二),但双模双待多模终端不同模式的语音业务是独立存在的,即移动卡一的呼叫只能在移动卡一上实现,不能转移到移动卡二上;例如,移动卡一上有呼叫呼入,用户只能通过移动卡一接听,接听的费用计入在移动卡一上;并且多数终端不支持同时进行双卡通话,即如果终端正在通过移动卡一进行通话,就不能再接入移动卡二的呼叫,除非挂断移动卡一的通话,才能接入移动卡二的呼叫,如果移动卡二来电可以转换为移动卡一来电,则两个通话就可以同时存在,可以选择进入会议电话或进入多方通话等。即使两个移动卡可以设置呼叫转移,那么需要用户提前进行呼叫转移的设置,而且这个呼叫转移业务是固定的,用户不能随便更改,如果用户不想接听某人电话,设置呼叫转移后还会导致终端一直处于来电状态,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例如,用户的两张移动卡分属于两个地区(A地和B地),用户会经常往来于两地但时间并不固定,用户在A地想选择A卡接听,这时B地卡二来电,用户就实现A卡接听,无需提前设置。而如果使用双卡相互的呼叫转移,则有些骚扰电话则会趁虚而入,例如用户不想接听某人电话,但也不想直接拒接,此时呼叫转移会使电话响个不停,这会造成电话一直处于来电状态,影响用户对其它电话的接收,还增加手机的耗电量。用户需要根据自己常用的情况来设置呼叫转移,如果同时设置双卡呼叫转移,还需要考虑是设为有条件转移还是无条件转移等等。如何操作才能使双模双待多模终端的用户能够灵活方便地选择使用自己的语音业务,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吸引用户、有效扩展双模双待机市场的亮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呼叫切换方法和系统以及呼叫响应方法及多模终端,方便用户接听呼叫,减少资费,加强多模终端的语音业务的灵活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呼叫切换方法,包括:多模终端收到来自网络交换系统对其一移动卡号码的呼叫后,选择呼叫切换;网络交换系统判定所述多模终端选择了呼叫切换后向所述多模终端的其它移动卡号码发起呼叫。
进一步地,所述多模终端在网络交换系统注册其移动卡号码并开通呼叫切换业务;所述网络交换系统判断所述多模终端选择了呼叫切换后,判断此多模终端已开通呼叫切换业务时,才向此多模终端的其它移动卡号码发起呼叫。
进一步地,所述多模终端与所述网络交换系统之间唯一确定所述多模终端中各个移动卡号码的呼叫切换原因值;所述多模终端选择将呼叫切换到其它移动卡号码后,将此移动卡号码的呼叫切换原因值返回到所述网络交换系统,所述网络交换系统根据此呼叫切换原因值将所述呼叫切换到此呼叫切换原因值对应的移动卡号码上。
进一步地,所述多模终端中包含两个移动卡时,所述多模终端和网络交换系统之间设定一个呼叫切换原因值;所述多模终端接收所述网络交换系统对其一移动卡号码的呼叫后,选择将呼叫切换到另一移动卡号码,并向所述网络交换系统返回所述呼叫切换原因值,所述网络交换系统接收此呼叫切换原因值后,将所述呼叫切换到另一移动卡号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08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