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9,9-二烃基-2,7-二羟基-3,6-二氨基芴盐酸盐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1203.X | 申请日: | 200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5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海工学院;张田林 |
主分类号: | C07C215/88 | 分类号: | C07C215/88;C07C213/02;C07C309/24;C07C303/22;C09K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05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烃基 羟基 氨基 盐酸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功能材料中间体9,9-二烃基-2,7-二羟基-3,6-二氨基芴盐酸盐 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精细化工领域。
技术背景
自从发现有机电致发光现象以来,人们对芴衍生物、芴的均聚物以及与其它杂 环的共聚物进行了广泛研究。因为芴属于同平面联苯单元的芳香族化合物,具有多 样的化学反应性、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强烈的荧光发光特性。芴核已经成为有机电致 发光材料的重要结构单元,其是人们希望寻找到发光性能高、发光性能稳定的有机 电致发光材料的主要方向。作为p型半导体聚芴的共轭链较短,只能作为蓝光聚合 物发光材料,通过在聚芴主链中掺入n型芳杂环单元,形成了多种发光色泽的新型 聚芴材料。但是由芴合成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大都采用2,7-二溴芴或3,6-二溴芴为 原料的Suzuki偶联反应,聚合方法比较单一,合成的聚合物也均为线性结构。至今, 人们很少发现芴核应用于芳杂环单元的设计中。属于n型芳杂环的苯并[1-2,4-5’] 二噁唑结构单元对有机共轭体系发光特性有重要影响。受此启发,本发明人设计在 芴分子中对称位置引入氨基和羟基,为寻找新型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氨基和多羟基芴盐酸盐化合物,其特征具有通式(I)所示 结构:
通式(I)中的R1和R2分别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丁基、正丁基、正己 基、异辛基、正辛基、十二烷基、环己基、环己基甲基、苄基、4-甲基苄基、4-氯 苄基、4-溴苄基、2-甲氧基乙基、2-乙氧基乙基、4-氯苯基、4-溴苯基、4-苯氧基 苯基、CH2COOM、CH2CH2CH2SO3M、C6H4COOM或C6H4SO3M中的一种。
R1和R2可以相同或不同。
M选自Na、K或NH4中的一种。
本发明提供的多氨基和多羟基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如下步骤 实现的:
(1)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受碱试剂的催化作用下,二分子卤代烃与2,7-二 溴芴进行烷基化反应,制得通式(II)所示的9,9-二烃基-2,7-二溴芴。
通式(II)中的R1和R2分别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丁基、正丁基、正 己基、异辛基、正辛基、十二烷基、环己基、环己基甲基、苄基、4-甲基苄基、4- 氯苄基、4-溴苄基、2-甲氧基乙基、2-乙氧基乙基、4-氯苯基、4-溴苯基、4-苯氧 基苯基、CH2COOM、CH2CH2CH2SO3M、C6H4COOM或C6H4SO3M中的一种。
R1和R2可以相同或不同。
M选自Na、K或NH4中的一种。
本领域的专业人员熟知本发明所述的非质子极性溶剂选自四氢呋喃、1,4-二氧 六环、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氯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 胺、二甲亚砜或六甲基磷酰胺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碱试剂是指下述化合物中的一种:氢氧化钾、正丁基锂、甲醇钠、 乙醇钠、叔丁醇钠、氢化钠、苯基钠或苯基溴化镁等。
(2)将通式(II)的化合物溶解在四氯化碳溶剂中,用发烟硝酸进行硝化反应, 制得通式(III)的化合物。
(3)将通式(III)化合物分散在质量百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用三 乙基苄基氯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升温进行碱水解反应,其后用质量百分数为8%的 盐酸进行酸化,即可制得通式(IV)的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海工学院;张田林,未经淮海工学院;张田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12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